<mark id="60005"></mark>
          <strong id="60005"><u id="60005"><form id="60005"></form></u></strong><strong id="60005"><pre id="60005"><xmp id="60005"></xmp></pre></strong>
          1. <ruby id="60005"></ruby>

            光伏產業網

            太陽能光伏行業
            領先的資訊
            當前位置: 光伏產業網 ? 資訊 ? 光伏企業 ? 光伏電池組件 ? 正文

            光伏尺寸爭奪戰火再升級 誰主沉???

            核心提示:光伏尺寸爭奪戰火再升級 誰主沉???
               平價上網倒逼企業紛紛增加硅片尺寸以期實現降本增效,但市場上的多種尺寸規格造成的亂象亟待統一,這場關于尺寸標準的博弈,如今已進入白熾化階段。
              
              數日前,隆基、晶科、晶澳、阿特斯、江蘇潤陽悅達、江蘇中宇、潞安太陽能七家企業發布的關于建立光伏行業標準尺寸的聯合倡議,將“182”和“210”之間的尺寸之爭再度引致高潮。
              
              該倡議建議建立幾何尺寸為182mm×182mm的硅片標準(M10),并希望在行業標準組織中將這一尺寸納入標準規范文件。
              
              這場關于尺寸的戰爭由來已久。早在去年,兩個旗鼓相當的硅片巨頭便在尺寸問題上產生意見分歧。彼時,隆基和中環先后推出規格為166mm和210mm的硅片,一時間,單晶雙雄形成對峙局面。
              
              中環名為 “夸父”的210mm(M12)大尺寸硅片刷新光伏史上硅片尺寸記錄,極大降低硅片成本;而隆基則繼續為“166”造勢,表示166是當前的最佳尺寸,是老電池生產線兼容的極限。
              
              如今,兩巨頭紛爭再起,尺寸之爭由“166”、“210”的對決轉為“182”、“210”之間的對決,同時,兩大陣容也相繼擴大。不過,尺寸標準至今還沒有統一,誰將引領硅片大一統還未可知。
              
              兩大陣營
              
              在平價上網倒逼下,硅片大尺寸化勢在必行。如今,硅片尺寸的陣營已被分為“182”和“210”兩大陣營。
              
              不久前,“182”陣容再度擴大。該陣營由隆基、晶科、晶澳、阿特斯、江蘇潤陽悅達、江蘇中宇、潞安太陽能七家同盟軍組成。他們通過簽署聯合協議加速布局”182”,正式向“210”陣營施壓。
              
              6月29日,隆基發布新品Hi-Mo 5,這是隆基為聯合倡議量身打造的新產品。該產品以M10 標準打造硅片,量產功率高達540W,效率為21.1%。而在兩個月前,晶澳、晶科也先后云公布180mm組件系列產品Tiger Pro和DeepBlue3.0,組件功率分別為580W和525W+。
              
              三家公司表示選擇182mm作為標準是基于組件運輸提出的,該尺寸是新增大小兼容產線技術下的極限裝箱尺寸。“210”盡管能夠使得光伏成本更大降低,但物流成本卻在不知不覺中增加,顧此失彼。
              
              而對此,由中環股份、天合光能、東方日升組成的“210”陣容則不以為意,在這場關于大尺寸硅片的混戰中,他們寄希望于通過更大尺寸占領光伏下半場的制高點。自去年8月至今年3月,三家企業先后推出“210”產品,引領光伏組件進入500W時代。
              
              此外,一份份擴產公告更是加速大尺寸的崛起。
              
              今年年初,中環股份發布非公開A股股票預案公告,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50億元用于大尺寸硅片項目。僅一個月后,通威也加入到“210”陣地加注大尺寸,其發布的《通威股份關于投資建設年產30GW高效太陽能電池及配套項目的公告》顯示,公司與成都市金堂縣人民政府簽訂《光伏產業基地投資協議》,將在成都市金堂縣投資建設年產30GW高效太陽能電池及配套項目。該項目的產品規格將全面兼容210及以下尺寸。
              
              不過,除兩大陣容外,市場上還存在156.75mm、158.75mm以及166mm等不同規格的硅片。
              
              面對市場上混雜的尺寸規格,業內人士更多是表示擔心。硅片尺寸的“非標準”化一直是困擾光伏界的一大難題。
              
              早在2013年前,全球硅片就因規格標準龐雜混亂導致整個產業鏈難以配套,造成大量成本浪費,阻礙了硅片發展,該局面直至2017年隆基推出M1、M2兩個標準,并號召整個硅片供應企業,以及所有客戶在硅片尺寸上進行統一才得以解決。
              
              如今,在平價壓力下,企業們被迫調整尺寸引得尺寸亂象再現,市場亟待一個標準。
              
              誰主沉浮?
              
              硅片向大尺寸演進已呈產業不可逆之勢,更大尺寸的硅片可滿足下游對組件更大功率需求的偏好。增大硅片可以提高單位面積電池組件的效率,并降低單位容量的成本。一般來說,硅片尺寸越大,其帶來的收益就越高。但同時,下游電池、組件企業的改造升級投入成本也會相應增加。
              
              在這場爭鋒相對的戰火中,各企業都在尋找更為合適的平衡點。
              
              就當前而言,若將原有產線尺寸直接提升至210mm,勢必會增加系統中其他因素的匹配成本。不過,適配210尺寸的設備同樣可以生產182尺寸的產品。如果是新產線,未來定會向更大尺寸過渡,直接跨步到210mm則更為合適。
              
              業內人士透露:“當前晶澳、晶科的產能也是按照“210”向下兼容設計的。不過,目前兩家的“210”產品還處于認證狀態,未來幾個月無法拿到“210”的供貨,所以選擇“182”是他們當前過渡的最好選擇。”
              
              而對于隆基來說,加入“182”陣營或許更多出于無奈。
              
              有業內人士認為隆基此舉更多是為了拖延時間,為爭取收回“166“投資成本提供緩沖時間。此前,隆基一直推崇的“166”最高可將尺寸改至18x。當前,公司現有“166”產能高達140GW ,而“210”的出現無疑打破了隆基的節奏。理論上,“210“越早成為主流,隆基的電池產能投資就越難收回成本。”210“倒逼隆基犧牲利潤和成本將硅片尺寸擴大,但若其直接跳轉至“210”陣營,原有單晶爐副室和切片機就要被淘汰,而這些高昂設備均是隆基近兩年投資的產能,出于資本考慮,當前加入“210”陣營對隆基來說并不明智。
              
              不過,盡管“大“勢所趨,但硅片尺寸并非越大越好。更大意味著成本下降的同時,還會帶來切片良率的降低,以及下游應用時隱裂概率的增加。這些肉眼不可見的細微破裂會導致電流無法有效傳輸,電池片會出現部分乃至整片失效。更有甚者,會造成碎片、熱斑等問題,同時引起組件的功率衰減。
              
              此外,硅片尺寸加碼造成的光伏組件重量加劇,會讓工人的安裝難度加大,安裝運維、運輸成本等也將變高。
              
              尺寸標準之爭猶如烈火烹油,各方縱橫聯合下,誰能獲得最終的勝利,還要市場說了算。

            閱讀下一篇文章

            熱點資訊

            推薦圖文

            无码精品毛片波多野结衣_欧美日韩一木道中文字幕慕_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_99re6久久在热线视超碰

            <mark id="60005"></mark>
                  <strong id="60005"><u id="60005"><form id="60005"></form></u></strong><strong id="60005"><pre id="60005"><xmp id="60005"></xmp></pre></strong>
                  1. <ruby id="60005"></ru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