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id="60005"></mark>
          <strong id="60005"><u id="60005"><form id="60005"></form></u></strong><strong id="60005"><pre id="60005"><xmp id="60005"></xmp></pre></strong>
          1. <ruby id="60005"></ruby>

            光伏產業網

            太陽能光伏行業
            領先的資訊
            當前位置: 光伏產業網 ? 資訊 ? 光伏市場 ? 正文

            新增光伏+儲能的艱難推行

            核心提示:新增光伏+儲能的艱難推行
               近日,國網山西向山西省能源局出具了一份關于2020年新建光伏發電消納意見的文件,建議2020年全省新增光伏發電建設規模80萬千瓦,在大同市建設平價項目60萬千瓦,另外安排競價項目20萬千瓦,2021年并網發電。此外,還建議新增光伏發電項目應統籌考慮具有一定用電負荷的全產業鏈項目,配備15%-20%儲能,落實消納協議。
              
              (來源:微信公眾號“氫儲一號”)
              
              值得注意的是文件中對“新增光伏發電應統籌考慮具有一定用電負荷的全產業鏈項目,配備15%-20%儲能”的建議。
              
              近年來各個地區均有出具關于新增光伏發電配備儲能設施的相關文件,但從實施的總體情況來看這些文件的相關項目進行得并不順利。
              
              回顧2017年,青海省發改委印發了《青海省2017年度風電開發建設方案》,明確提出2017年青海規劃的330萬千瓦風電項目,各項目按照建設規模的10%配套建設儲電裝置,儲電設施總規模33萬千瓦。
              
              然而無論是對風電相關企業的影響,還是由誰來承擔儲能投資和相關建設的成本問題,都爭議不斷。最終該方案在重重壓力下撤銷,早早夭折。
              
              2019年2月,新疆自治區發改委下發了《關于在全疆開展發電側儲能電站建設試點的通知》。其中特別指出,鼓勵光伏電站合理配置儲能系統,按照光伏電站裝機容量20%配置;同年七月新疆再次發布《關于開展發電側光伏儲能聯合運行項目試點的通知》,決定在喀什、和田、克州、阿克蘇南疆四地州布局不超過350MW光伏儲能聯合運行試點項目,儲能系統原則上按照不低于光伏電站裝機容量15%、且額定功率下的儲能時長不低于2小時配置。
              
              盡管新疆兩次下發光伏發電配備儲能設施的相關文件,但相關項目最終都以取消告終。相關市場機制的不成熟,使推行光伏發電配備儲能設施的方案舉步維艱。
              
              2019年9月山東省能源局下發《關于做好我省平價上網項目電網接入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提出,鑒于山東省電網調峰壓力較大的實際情況,鼓勵較大規模的集中式光伏電站自主配備適當比例的儲能設施,減少“棄光”風險。
              
              其中“鼓勵”的具體措施沒有落實,“配備適當比例”究竟是多少也引起了業內人士的爭議。且有專家指出,光伏電站配備適當的儲能設施在技術上是可行的,然而企業沒有足夠的動力去投資,現有市場也不夠成熟,企業也對文件中的要求反應不一。
              
              盡管業內企業和專家對光伏電站配備儲能設施的相關文件爭議不斷,各地區仍堅持推行這一建設,光伏發電配備儲能設施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似乎都是市場大勢所趨。
              
              如2020年5月左右,內蒙古赤峰印發《2020年光伏發電項目競爭配置工作方案》 優先支持配置儲能光伏發電項目。
              
              同時新疆今年再以補貼鼓勵發電側建設,力推儲能,6月8日新疆柯坪縣4MW/8MWh和洛浦縣10MW/20MWh發電側儲能電站正式并網運行,成為西北地區發布儲能政策后首批落地的光伏儲能聯合運行試點項目。
              
              那么究竟為什么要推行光伏發電站配備儲能設施呢?新疆三度出具相關文件鼓勵光伏發電配備儲能設施的動因又是什么?
              
              據悉,2019年南疆地區的棄光率曾高達14%,光伏消納弱,棄光率高和限電問題嚴重制約著西北光伏產業的發展。而在光伏電站配備儲能設施能夠有效地解決上述問題。
              
              專家指出,儲能在發電側可發揮一次調頻、減少棄電、平滑波動的功能。那么新疆的發電側儲能電站項目的成功落地,必然考慮到了這一技術優勢。
              
              另外,專家還指出了配備儲能在其它發展方向存在的優勢,如在電網側可提供調頻輔助服務和削峰填谷的功能;在用戶側可通過節省擴容費率、用電響應、峰谷電差等降低用電成本。
              
              然而技術上的優勢難以低效投資成本給企業帶來的影響。
              
              在發電側儲能存在兩個主要的難題,一是成本,專家分析光伏發電成本加上儲能成本與其他能源上網電價相比較,仍然不占據優勢;二是安全問題,國外儲能電廠曾經發生過事故,引起業內人士對儲能電廠建設方面的擔憂情緒,對儲能的相關投資也有下滑趨勢。難題的解決需要時間,那么在未來幾年里,發電側儲能可能無法實現大的飛躍。
              
              并且在電網側2019年5月28日發改委出臺了《輸配電定價成本監審辦法》,明確規定輸配電網不能納入儲能的成本。一旦成本難以分攤,企業發展儲能的動力也隨之下降。
              
              專家認為,用戶側儲能是在近期發展的主方向,存在盈利潛能。而核心的問題是,如何通過優化系統,充分整合并最大化用戶側的盈利潛能。
              
              儲能的相關發展兜兜轉轉還是回到了“盈利”這一關鍵問題之上。
              
              盡管光伏發電配備儲能設施在“盈利”問題上仍然難以協調,但是在全面平價上網的大背景之下,“光伏+儲能”還是是目前解決光伏波動性和間接性難題、提升消納能力最經濟有效的手段。
              
              業內企業主要面臨的問題逃不開經濟性的問題,猶如一道高高的門檻,跨過去,才有可能實現飛躍式的發展。
              
              就目前光伏電站的發展而言,可以看到的是,光伏電站盈利已經處于被極度壓縮的狀況。如果配套儲能設施,則會造成新的高昂成本的支出。在沒有明確的投資回收利益的驅動,企業對儲能的投資就會陷入十分被動的狀況之下。
              
              地方政府出具文件鼓勵相關建設,必然得給出比較明確的鼓勵措施。經濟性問題是地方政府和相關企業都難以逃開的一道門檻。
              
              從各地出具文件后得到的各項反饋就能看出業內企業對這“強制”的被動程度。以商業化的手段來促進該項目的推行才是突破口。這一方面可以借鑒國外在儲能方面的市場應用。
              
              根據CNESA數據,2019年上半年,全球新投運電化學儲能項目802.1MW,同比下降38.9%。其中,排名前五的國家為美國(197.1MW)、英國(126.7MW)、中國(116.9MW)、澳大利亞(116.2MW)、阿聯酋(108MW)等。海外市場的電力市場化更加成熟,對儲能發展出臺的相關稅收政策、補貼政策都極大地鼓勵了企業發展,也因此其儲能的應用更廣,而隨著成本的快速下降,海外國家在儲能市場的增長前景十分樂觀。
              
              國內在電網側儲能由于政策原因快速下滑,短期內難以看到較為強勁的發展勢頭。但在后期發展,政策的進一步完善和推行下,電力市場化改革推進、市場機制的完善,以及隨之而來的成本下降,國內儲能市場的發展也會迎來一片大好前景。

            閱讀下一篇文章

            熱點資訊

            推薦圖文

            无码精品毛片波多野结衣_欧美日韩一木道中文字幕慕_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_99re6久久在热线视超碰

            <mark id="60005"></mark>
                  <strong id="60005"><u id="60005"><form id="60005"></form></u></strong><strong id="60005"><pre id="60005"><xmp id="60005"></xmp></pre></strong>
                  1. <ruby id="60005"></ru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