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3個納入競價計劃項目中,華電、國家電投、華能、大唐的控股項目均超過500MW。其中,華電成為貴州2020年光伏競價儲備的最大“黑馬”,進入該名單的項目規模高達1.28G,其次是國家電投990MW,華能、大唐也不甘落后,詳見下表。貴州烏江能源集團、廣東省能源集團等公司也均有納入計劃的項目。此外,9個備選項目中,大唐集團還有3個項目,共計140MW。

不過,在此前貴州能源局發布的《關于上報2020年光伏發電競價項目計劃的通知》,2020年貴州省各市州新增光伏發電項目電力送出消納規模共計為235萬千瓦。

在2019年的光伏競價中,貴州以3.6GW的規模遙遙領先,成為當之無愧的“黑馬”省份,更讓人意外的是,在光伏們統計的截至2019年底的競價項目完成率中,貴州以86%的完成率排名全國第一,而同樣競價規模進入3GW+行列的山西省卻僅有19%。

貴州省之所以能成為2019年的競價NO 1,與其較高的補貼降幅息息相關。根據上表可以發現,2020年競價最具潛力的TOP 5分別是青海Ⅱ類、山西Ⅲ類、新疆Ⅱ類、貴州與陜西Ⅲ類,這五個省的降價空間均在0.15元/千瓦時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下表中降價幅度較高的省份,不僅僅是在競價中占據優勢,在10億元的補貼資金總盤子中,如果這些省份參與的競價規模較大,那么將嚴重擠壓今年其他省份的競價規模。
如果貴州允許5.68GW全部參與全國競價的話,其他省份的項目將會面臨較大的競價的壓力,即使按照4分/千瓦時的平均降幅計算,僅貴州省就需要用掉6億元的補貼。降價幅度同樣排名靠前的青海、新疆、陜西在今年也有不少的競價項目儲備。

相比之下,以東三省、廣東、湖南等脫硫煤電價較高的省份,度電補貼上限即競價降價空間均在4分以下,在全國排隊的規則下,這幾個省份很難進入到競價補貼名單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