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全球領先的光伏逆變器企業上能電氣將登陸創業板,A股即將增加一只新的光伏概念股。至此,國內主要逆變器供應商中,陽光電源、特變電工、上能先后完成上市,可以說,這已經成了未來主要逆變器玩家的標準配置。
除上能電氣之外,據智新咨詢了解,固德威、古瑞瓦特等有實力的中國逆變器廠商和賽伍等有實力的輔材廠家也在謀劃沖擊IPO。而至截稿之時,賽伍IPO已獲證監會核準。
上市帶來的巨大好處不言而喻,2019年錦浪科技已率先上市,在過去的一年中,無論是品牌美譽,還是營收都有了巨大提升。
而愛旭科技、晶澳選擇借殼上市,晶科、天合光能則選擇完整走一遍上市流程。
為何光伏企業都急于上市擁抱資本?
智新團隊認為:目前是光伏歷史上極為特殊的一個時刻。
2008年以前,光伏企業受到資本追捧,幾乎是被求著機構上市,當年尚德上市甚至驚動了紐交所的高層力邀。
2011年-2014年光伏產業寒冬,資本對光伏企業避之不及,后中國光伏市場啟動后,機構還曾一度將光伏電站投資與光伏制造分開,區別對待。
而隨著光伏平價已經逐漸到來以及光伏市場從單一市場擴展到多點開花,光伏產業的未來逐漸明朗清晰,近幾年在市場表現優秀的光伏企業受到資本的熱捧,多支光伏股票表現良好。隆基股份在最高點時沖至近1300億,投資機構在其中斬獲豐厚。
從市場規模和未來前景來看,發展穩定的光伏企業已經成為優質投資資產,未來應可以擺脫以往過山車式發展的軌跡。
而從光伏企業的角度來看,目前光伏產業發生和即將發生的變革卻讓他們感到驚悚:刷新紀錄的擴產規模,不斷推出的新技術,不斷更改的產品尺寸和標準,此消彼長的局面將被打破,未來或許就是贏者全拿。軍備競賽發展到最后,產業鏈盟友、資本、客戶,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已是必然。
索比光伏網總編,智新咨詢首席分析師曹宇認為:A股長城之外,凜冬將至。不上市的光伏企業,很難在競爭中勝出。“不談上市帶來的品牌、資金等方面的提升,僅賬期一項就能拖垮非上市公司。”
所以對此業內人士評價:“光伏和資本,終于不再是只有一方熱絡,終于有點‘談戀愛’的模樣了。”
上市之后,雖然這些企業面臨的仍然是各環節殘酷的王座之戰,但至少能夠有機會一搏,坐上牌桌。
曹宇認為:“光伏這種唯電力價格論且又不像石油、天然氣等資源型能源的行業,不受地域限制(除美國等雙反國家外),生產條件幾乎一致(不像石油一樣有貧油富油之分),過度競爭是必然出現同時也是很麻煩的局面。這種競爭在未來全面實現平價之后會略有緩和,但很快又會愈演愈烈。未來在能源比重中越來越高時,很可能會受到各國政府的行政干預,屆時才有穩定局面的可能性。”
雪球戰場
與此同時,成功上市的企業會發現,他們進入了一個新戰場,上市企業之間涌動的暗流也日漸浮出水面。
如何做市值管理,成為一門新的“課程”。
在百度百科的介紹中,市值管理(Market Value Management)是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市值信號,綜合運用多種科學、合規的價值經營方式和手段,以達到公司價值創造最大化、價值實現最優化的一種戰略管理行為。
請注意,上面專門談到了“合規”二字,說明市場上一定存在著不合規的情況。
擁有3000萬用戶,以高附加值會員數量著稱的雪球成為上市公司的重要戰場、投資者的軍校,以及水軍的樂園。
水軍已經成為網絡上一股不容忽視的重要勢力,而當一個行業有兩到三個巨頭同處A股時,這種網絡戰爭就變得尤為慘烈。壟斷程度越高的環節,競爭就越是激烈。
中環股份與隆基股份、保利協鑫是就是同處A股的三家競爭對手,在光伏上游硅片產業具備極強的統治力,其中中環股份與隆基股份被光伏行業稱為單晶“雙寡頭壟斷”格局。
三家光伏企業都有各自的粉絲,基于各自對產業理解程度和投資偏好,在雪球平臺爭論不休。
2019年11月12日,雪球用戶“加息首季”在雪球平臺發布《中環股份天價接盤巨虧美企,國有資產面臨重大風險》一文,稱中環股份此舉可能會導致國有資產面臨流失風險,并從目標公司估值、當前IBC電池技術瓶頸、中環股份負債水平和盈利能力等多個方面,對此次跨國投資交易的合理性進行質疑。
據智新咨詢獲悉此前該用戶發布了2000條(有其它需求用戶指出1000多條)針對性抨擊中環股份的文章和帖子,中環股份均未曾回應。但由于此次事涉國資委和“國有資產流失”這樣的大帽子,于是中環股份罕見的反映激烈,起訴“加息首季”,并由于尋找不到該用戶真實地址,無法遞交起訴書,于是雪球網“背鍋”,也被起訴。
此舉被一些雪球用戶認為小題大做,打擊報復反對意見者,損害言論自由和人權,認為上市企業即使被罵,也不應以起訴作為應對策略,這其中也不乏原來中環股份的支持者。
一位保利協鑫前高管告訴智新咨詢:“在幾年前,他們的目標是我們。”光伏行業曾一度多晶硅片占產業絕大比例,在此前的數年間,該賬號和另外幾個賬戶主要發帖抨擊的是同為硅材料巨頭保利協鑫(3800)。而當光伏材料單多晶強弱逆轉后,這幾個雪球用戶的言論開始聚焦在中環身上。
據智新咨詢從相關人士處得知,目前業內確實存在專業水軍:通過境外IP登陸,使用無實名或偽造實名身份證件,專門狙擊目標企業的股價,在目標企業發布任何熱點時,在短期內上線做出負面點評或解讀。
這些行為,可以將其看做一個個小規模的做空機構,只不過獲利并不一定從股市而已。
但截至目前,仍無明確證據證明用戶“加息首季”就是專門黑企業的水軍。
此外,在涉及到光伏硅片下游電池、組件企業時,這些用戶又表現得較為克制。而智新咨詢發現,用戶“加息首季”上一次在雪球發言時間是1月14日,迄今已近3個月。
曹宇對此表示:“英國在歷史上曾經簽署私掠許可證允許海盜搶劫他國船只,臭名昭著的荷蘭東印度公司也是由人民財富組成的第一個股份有限公司,我們不能說英國或者荷蘭就是強盜國家,人民都是強盜,但資本的力量往往超出人們的想象。”
這種緊張對立在逆變器、背板等環節同樣存在,只不過競爭中的企業往往不在同樣的平臺,因此自發的或來自資本市場的沖突沒有那么激烈。而組件環節由于企業數量仍然較多,并未形成寡頭格局,因此沒有多少公開激化的矛盾,只不過如果細心人觀察最近行業的一些企業新聞和動作,細嗅之下,也能聞到其中的隱隱硝煙。
這種全面的競爭態勢下,一段時間流行的長板投資理論幾乎不適用,在對手可能比你更清楚你的弱點或是能說服投資者認為這是弱點的情況下,長板要長,但短板一定不能短。
所以在外上市中概股回歸,更多企業搶上A股“末班車”的大環境下,未來擠在一起的光伏企業,要更加謹慎的看待雪球、東方財富等平臺的作用和力量,做好市場管理的同時,也要打好基礎,苦練內功,才能不被人抓到軟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