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存量項目,主要指2019年申報的平價、競價項目。在國家能源局公布的2019年第一批平價項目中,陜西共24個光伏、風電項目入圍,規模合計2.14GW,其中18個光伏項目位于榆林市,規模共1.73GW,預計投產時間2020年9月。在2019年競價項目中,榆林市也有24個項目入圍,規模共897.5MW,按規定應在2019年12月底前并網。
同時,根據榆林發改委規定,對納入2019年光伏發電平價和競價范圍的項目,如果超過備案期限且未開工(標準為完成10%的支架基礎施工),一律不得開工建設。
索比光伏網認為,榆林市出臺這樣的規定,雖然有些突然,但考慮到當地新能源消納能力,其實是可以理解的。按照2019年平價、競價規模,即使今年不再新增光伏項目,榆林市在2019、2020兩年間也應有超過2.6GW項目并網。如果沒有強大的外送通道,僅靠省內消納,將給當地電網帶來不小的壓力。
正如發改委文件中所言,“十三五”以來,榆林市建成和待建風電、光伏發電項目規模遠超規劃目標,部分已批復項目不能及時開工建設,嚴重擠占產業發展空間。雖然陜西省對未能按時并網的項目制定了“逾期未開工、未建成項目的建設主體,2年內不得參與陜西省風電、光伏項目建設”的懲罰措施,但從整體情況看,實際并網投運比例仍然較低,及時剎車、防止企業“跑馬圈地”不失為一項合理決策。
據媒體報道,已經有多位專家呼吁,考慮到新冠疫情造成全社會用電量下滑,建議取消今年對電網公司的“光伏利用比例95%”考核要求,鼓勵更多可再生能源項目備案并網。但截至目前,尚未看到來自主管部門的正式文件。
以下是榆林市發改委政策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