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開始依靠‘降本’, 到后來注重‘增效’,光伏降本增效的空間越來越小了”,有業內人士評論稱。事實也的確如此,歷經十年快速發展,光伏度電成本以超九成降幅接近平價臨界點,并已基本具備了與火電同臺競爭的實力;而受PERC等技術加持,光伏發電的轉換效率也已提至25%左右。“超9成”、“25%”,未來光伏降本增效的空間有多少誰也說不準,但對于光伏系統核心設備逆變器來說,這已然觸達了其提質增效的價值極限。
就光伏逆變器而言,現實中常用的降本方式有5種:1.通過降低技術復雜難度降低成本,比如單路MPPT逆變器與六路逆變器差0.02到0.03元,安裝中可根據業務場景多應用路數少的逆變器;2. 通過發揮系統優勢降低成本,比如大型電站可發揮1500伏系統的規模效應,而中小型工商業電站則要盡可能選擇設計靈活的千伏系統;3.通過優化光伏逆變器與其他組件容配比降低成本,比如考慮到從光伏組件接收到光伏逆變器輸入的能量損耗,適當降低光伏逆變器在系統中的容配比;4.通過適配適當功率逆變器降低成本;5.通過應用成本更低的鋁線電纜降低成本。確切來講,這更像是從項目設計與施工角度著手的外圍打援,而其降本空間也必然有限,在這種情況下將逆變器發展聚焦到“提質增效”上便容易理解多了。
“采用多路MPPT技術減少適配損失”、“通過智能運維提升運維效率”、“從產品設計角度提升逆變器安全可靠性”……是光伏逆變器提質增效的常用手段。以盛能杰新一代SE系列逆變器為例,該系列逆變器應用了最新的雙面組件技術以及先進的自學習MPPT算法,不僅載流能力一流(每個組串最大允許輸入電流高達12.5A,長時間輸出過載為110%,最大組件超配比高達130%),MPPT效率更是高達99.9%(支持在160V-950V超寬工作電壓范圍內高效發電)。不僅如此,其適配雙面組件的冷卻散熱設計、應對特殊環境的全鋁機身和多重保護機制設計、標配交直流的高防雷等級設計,以及適配旗下所有產品的智能運維系統,都讓它斬獲了不俗的市場競爭力。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僅有以上努力還遠遠不夠,亦抹除不了光伏逆變器“提質增效”潛力殆盡的事實。
“如何使‘度電成本下降’跑贏‘電價下調’?如何確保電站運維跟上電站建設場景復雜化?如何確保清潔能源成為主流能源?……光伏電站面臨的一系列些問題,正激發逆變器企業對‘提質增效’進行更深一步的思考”,盛能杰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此,他們將希望寄托在持續創新上。
從光伏逆變器到光儲充一體化布局,盛能杰正在以自己的方式不斷探索逆變器發展與技術創新的極限,并開始嘗試逆變器本身以外的能源解決方案,比如從整個發電系統層面的創新,以及聯合產業鏈上下游的開放合作與創新等。
創新是永恒的主題。而毫無疑問的是,盛能杰正在以創新迎戰未來!
關于深圳市盛能杰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盛能杰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光伏逆變器及儲能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依托集團母公司亞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強大的供應鏈和生產實力,匯聚國內外行業頂尖的研發人才、資深的市場、產品以及銷售團隊,秉承“專業、誠信、創新、共贏”的企業精神,以深圳為起點,面向中國,走向世界。盛能杰深圳生產基地配備高度自動化的生產設備,制造能力和產能位居業界前列,并已獲得高新技術企業稱號。
作為盛能杰科技的控股母公司,亞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世界知名的電力電子產品設計制造商,其2018年銷售額約3億美金,在網絡通訊、打印機及儲存設備的外接式電源適配器領域擁有廣泛的市場認同。公司旗下PrimeVOLT品牌的光伏逆變器在臺灣市場占有率位居前列,行銷臺灣及歐美超過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