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id="60005"></mark>
          <strong id="60005"><u id="60005"><form id="60005"></form></u></strong><strong id="60005"><pre id="60005"><xmp id="60005"></xmp></pre></strong>
          1. <ruby id="60005"></ruby>

            光伏產業網

            太陽能光伏行業
            領先的資訊
            當前位置: 光伏產業網 ? 資訊 ? 光伏企業 ? 正文

            晶澳回“A”記

            核心提示:晶澳回“A”記
             2019年12月12日,這天被稱為“雙十二”,是商家營銷的重要節點,是很多“剁手族”憎恨的日子,而在當日晚間天業通聯一紙公告――“變更公司名稱及證券簡稱、注冊資本、經營范圍暨完成工商變更登記的公告”讓關注晶澳的人的心終于落地――晶澳完成借殼,正式登陸A股,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是遲早的事情,但是這就如未曾落地的靴子,落地之后,人們才可以踏實。

            新基礎――站在晶龍的肩膀上

            晶澳成立于2005年,創建者靳保芳――一個從從村走出來的、“半路出家”的光伏人,然而也正因為如此,無論在晶龍,還是晶澳都一個深刻的企業“烙印”――踏實。

            如果要說晶澳,晶龍是不得不提的。

            1996年,晶龍成立,從此,靳保芳開始踏上了富有光伏情結的創業歷程。 之所以如此說,是因為在靳保芳的此前的經歷中并未有與光伏相關經歷,即使他的工作經歷很豐富,服務員、廚師、辦事員、打字員,還有農機局辦公室主任,乃至總經理,并取得不俗的成績,因為做得優秀,又被提拔到電力局擔任黨委書記、局長,而一干就是17年,用現在的眼光來看也算是位高權重的實力部門的實力崗位了。

            而也就是在此期間,靳保芳接觸到了光伏,更看好了單晶硅項目,并執著地堅持了下去。

            其實,晶龍成立之初并不叫晶龍,更確切地說,應該叫做寧晉晶隆半導體廠,是由寧晉縣電力局與河北工業大學聯合創辦的。

            1997年,寧晉晶隆半導體廠與日本松宮半導體技術株式會社(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3.490, 0.04, 1.16%)硅片供應商)實現了合資經營,成立寧晉松宮半導體有限公司,在此基礎上,又先后與香港合資成立了賽美港龍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和寧晉昌隆石英制品有限公司,2003年對晶隆半導體廠、賽美港龍公司、昌隆公司等多家企業實施了全股份制改造。 至此,河北晶龍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創立,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晶龍。

            2004年,隨著河北晶興電子有限公司的成立,晶龍形成了以太陽能單晶硅為主產品的生產系列,具備科研、生產、維修、貿易、服務等多功能、一體化的產業鏈。

            而在此期間,晶龍取得不俗的成績――1998年,晶龍產能達到100噸/年,成為國內最大的太陽能單晶硅生產基地; 1999年,年產單晶硅200余噸,躍升為亞洲老大; 2004年,年產單晶硅836噸,雄居世界太陽能單晶之首。

            而時至今日,根據其官網顯示,晶龍已經擁有30多家控股和全資子公司,員工3萬余名。 在國內設有12個生產研發基地,在海外設有2個生產基地和60多個營銷機構。 2009年起躋身中國企業500強,2016年位居第440位; 連年位居世界新能源企業500強前列,2016年位居第13位。 2016年,集團實現營業收入330.27億元,利潤13.6億元,上繳稅金10.63億元。 2019年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榜單發布,晶龍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名列第236位。 晶龍現今年產能晶體硅2萬噸、硅片5吉瓦、太陽能電池6.5吉瓦、組件6.5吉瓦。

            新起點――晶澳如愿成立

            晶龍一時的分光無二,作為當時最大的單晶硅生產商,晶龍缺少太陽能電池生產配裝一環。 一直追求更大發展的靳保芳希望可以彌補這一缺憾。

            當時,與中電“分手”、被譽為“中國光伏拓荒者”的楊懷進闖入了靳保芳的視野。 雙方很痛快地達成了合作,并在楊懷進的促成下,晶龍與澳大利亞光電科技工程公司、澳大利亞太陽能發展有限公司的三方合資,成立了晶澳太陽能有限公司。 楊懷進出任CEO,并在上任之初,楊懷進就放出豪言,要讓晶澳在三年內成為世界級公司。

            至此,我們熟悉的晶澳開始登上了光伏歷史的舞臺。

            楊懷進那時在中國光伏界已經較有名氣和影響力,為晶澳帶了技術和團隊。 楊懷進與靳保芳的合作被業內普遍看好,當然后續相當一段時間內,這種觀點也被證實。

            2007年2月7日,投產僅8個月的晶澳太陽能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有報道說,靳保芳當時站在大廳中感慨: “在世界金融業的中心,也有了我們一席之地!”晶澳那時被評為華爾街三大交易所2007年度的優秀上市公司,被美國視為“中國奇跡”。

            2008年2月,揚州電池基地破土動工,占地面積達389畝;

            2008年10月,東?;爻闪?。

            ……

            而2007、2008年,恰是中國光伏行業迅速發展的發展的時期。 根據當時數據顯示, 2007年國內從事光伏組件生產企業有200多家,到2008年,更猛增至近400家。 然而,伴隨著2008年金融危機的到來,中國光伏行業遭遇了嚴重打擊。 當時曾有媒體報道: 金融危機期間,國內有超過300余家光伏組件企業倒閉,一度剩下只有50家左右。 當然,這一說法并未得到官方認可,所以數據的準確與否是有待考究的。

            當然,晶澳也沒有躲避過此次金融危機――2009年首季,晶澳業績驟降近八成。 來自中投顧問能源行業報告顯示,晶澳公司2009年第一季度的收入為2.317億元,同比2008年第一季度的11億元下降79.4%,環比2008年第四季度的9.79億元下降了76.3%。 而之后,或許受業績影響,也可能其他原因,2009年10月19日,晶澳宣布楊懷進離開晶澳,將從事“其他感興趣的業務”。

            但是,2008年的危機并沒有持續過久,為了刺激經濟的發展,各國采取很多積極的措施,光伏產業也在受惠范圍之內,所以在這個階段又有新的光伏企業產生。

            2012年,美、歐分別啟動了對中國光伏行業的“雙反”,中國光伏行業又一次幾乎面臨著“滅頂之災”,而為了保護中國光伏產業,國內的積極政策陸續出臺,讓中國的光伏產業逐漸走出陰霾,并活力十足,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

            晶澳在此期間,雖經歷波折,但也算的上良性發展的。

            2012年09月,晶澳在日本東京成立分社。 (2012年第一季度,晶澳成為日本市場前三的頂級供應商);

            2014年12月,晶澳敦煌100MW項目建成勝利,年發電量將達15187.7萬千瓦時;

            2015年10月,馬來西亞400MW高性能光伏電池制造廠正式投產,晶澳國際化跨出關鍵步伐;

            2016年5月,開啟晶澳智慧工廠新模式;

            2017年6月,包頭晶澳3GW晶硅項目奠基;

            2017年10月,東?;亟饎偩€切片項目正式投產;

            據光伏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

            2015-2017年晶澳太陽能電池組件出貨量連續排名全球前五位,2017年達到全球第三;

            2015-2017年晶澳太陽能電池片產量則連續位居全球前二位,2017年為全球第二。

            新篇章――情定A股,夢想成真

            2017年11月29日,靳保芳董事長應邀出席“2017企業家致良知(北京)論壇” ,作為企業家代表發言,提出實施致良知+全球化的戰略,鑄就偉大企業。

            而也正是在此次論壇上,靳保芳有如此的表達――資本本身不具備良知,但企業家可以賦予其良知。 回歸國內資本市場,是晶澳太陽能公司大會之后的必然選擇。 融入全球化戰略,我們必須學會用良知感知這個世界、深愛這個世界。

            2018年7月17日,晶澳太陽能宣布完成與控股母公司的合并交易,正式從美國納斯達克退市并成為私有公司。 而晶澳從美股的退市,實質上是歷時兩年。

            其實在2017年11月17日,晶澳太陽能宣布與晶澳控股等達成了一項最終協議和合并計劃。 上市公司將以3.62億美元的全現金交易方式被收購且實現私有化,買方為晶澳董事長兼CEO靳保芳及晶龍集團。

            至此,A股上市成為了晶澳的目標,并為之不停努力著。 而在現有實際情況下,借殼上市成為了較為快捷且穩妥的方式。 天業通聯成為了其合作的目標。

            2019年1月21日,天業通聯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預案,擬作價12.7億元置出全部資產,同時以發行股份的方式作價75億元購買晶澳太陽能100%股權。

            時間直至2019年9月19日晚間,據證監會官網披露的并購重組委2019年第40次會議審核結果公告顯示,天業通聯發行股份購買光伏巨頭晶澳太陽能有限公司的方案獲有條件通過。 而此公告的發出便已經意味著,晶澳太陽能正式拿到了A股通行證,成為首家光伏中概股借殼“回A”的企業。

            雖然登陸A股幾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但是在A股中顯示的依舊是天業通聯,故事總要有個完美結尾。

            2019年11月25日天業通聯再發公告――公司第四屆董事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變更公司名稱及證券簡稱的議案》。 天業通聯擬將公司中文名稱由“秦皇島天業通聯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晶澳太陽能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工商行政主管部門最終核準的公司名稱為準),英文名稱由“Qinhuangdao Tianye Tolian Heavy Industry Co., Ltd.”變更為“JA Solar Technology Co., Ltd.”,英文簡稱由“TIANYETOLIAN”變更為“JA SOLAR”,天業通聯證券簡稱由“天業通聯”變更為“晶澳科技(11.310, 0.05, 0.44%)(002459)”。

            但,該議案需提交天業通聯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并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準后方可實施。 所以,這還不是故事的結局。

            2019年12月12日,俗稱“雙12”,天業通聯公告再出――故事完滿結局。

             

            【附】

            閱讀下一篇文章

            熱點資訊

            推薦圖文

            无码精品毛片波多野结衣_欧美日韩一木道中文字幕慕_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_99re6久久在热线视超碰

            <mark id="60005"></mark>
                  <strong id="60005"><u id="60005"><form id="60005"></form></u></strong><strong id="60005"><pre id="60005"><xmp id="60005"></xmp></pre></strong>
                  1. <ruby id="60005"></ru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