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探討新階段、新形勢下我國未來光伏產業發展方向與路徑,促進行業交流與溝通。12月5日,“2019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暨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深圳隆重召開。本次大會邀請了行業主管部門、行業組織、行業專家、光伏企業領袖代表一起就行業發展熱點問題、“十四五”規劃中能源發展思路、光伏發電行業發展“十四五”展望以及2020年的光伏政策建議等內容進行探討分析。
以下是小編匯總的來自大會現場的大咖精彩語錄。
王勃華——中國光伏產業發展概況
在政策方面,如果說從2013年到2018年之間中國政策主要是圍繞大力拓展國內市場的話,那么在2018年531新政以后發生了非常根本性的變化。今后可能主要要瞄準加速評價、和強化消納,在這方面我們預期的政策是朝著這方面發展。2019年是大力發展國內市場,我們的國內市場發展很快,很快就上來了,我們未來應該是怎么拓展光伏產業健康、持續的發展。
對于中國市場的遠期發展我是比較樂觀的,原因在于發改委推出的目錄,實際上是在征求了工信部、能源局各方面的有關部門各個主觀部門的意見后發布的,意味著在未來的相關產業里太陽能是國家發展的新興產業。講到產業結構方面或者在產業里面有哪些趨勢,我們預計在現在的情況下產業整合趨勢會加速。為什么這樣判斷?一個是頭部企業仍然在進一步拓展,集中度大家可能也觀察到幾個環節都在加快,加上國企的進入可能對我們的產業結構分布有很大的影響。落后的企業在加速退出,國內外的案例很多,三、四線的企業無聲無息的退出了。產業整合趨勢在加速,儲能這個趨勢在增幅,再有就是我們多元化空間非常的巨大。換句話說除了這些發電以外很多可以進博美、蘇寧、京東的這些五花八門很多,但是我們目前看上的企業還不多,因為動則就是幾百兆瓦,未來我們市場越來越細分以后,大的回籠越來越少,這些市場也會進入大家的視野。還有“十四五”的專項調研已經起動,希望大家可以提供自己的建設意見,尋找更多的光伏增長點,拓展更多我們的應用場景。
另外就是大家知道我們有很多的短板,怎么樣解決?有哪些好的辦法?創新是永恒的主題,在新的時代、新的形勢下怎么提高我們的競爭力,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問題。因為現在降本增效的空間越來越小了,后來慢慢的過渡到增效占的比重多一些,現在降本增效的潛力越來越小,未來我們怎么樣提高和保持我們的世界競爭力這是值得我們研究的課題。
王仲穎——“十四五”規劃中的光伏發電前景展望
個人的一個觀點到2025前后可能是一個我們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發展的爆發期,“十四五”應該是一個重要轉折點,打基礎的時期。經濟要高質量發展,能源首先要高質量發展,能源怎么高質量發展,總書記講能源要低碳發展,所以我今天給大家匯報的題目是能源怎么低碳發展,倡導“三化”論。能源低碳發展,我們就要找到突破口,那么這個突破口是什么呢?就是電力的綠色化,是建立生態能源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利器??偨Y一下我的觀點,我們2050年要建成現代化強國,我說要倡導“三化”論,做好綠色電力大文章,實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展情景。哪三化?產業電氣化、行業智能化、電力綠色化。這樣我們才能夠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發展,如果我們繼續用煤電、油電那我們良性循環的圈子就形成不起來,那我們這個環境,我們用電越多,我們這個環境可能會越惡化,電力綠色化要靠我們的光伏太陽能支撐。
電力綠色化需要能源領域實施四大革命行動。第一個能源消費革命+能源技術革命,來實現中斷用能高比例電氣化,(產業電氣化),其中尤以交通領域的清潔能源革命為代表;第二個能源生產革命+能源技術革命,以能源高質量發展(電力綠色化)實現以綠色發展為內涵的解經濟高質量發展;第三個能源體質革命+能源技術革命,以行業智能化為平臺實現能源生產與能源消費之間的良性循環互動,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建立起具備相應商業模式的市場化機制。
石能源的清潔利用只是實現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輔助和過渡措施。“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關系?也就是說我們能源低碳發展的路徑能源體質革命,能源消費革命,能源生產革命是三個核心,那么在能源技術革命的支撐下,能源體質革命支撐能源消費革命和生產革命能夠形成良性的經濟發展循環,最外就是能源國際合作,好的我們引進,我們好的也要輸送出去。
王霽雪——光伏發電行業發展與“十四五”展望
在我們進入“十四五”前,我們的十二五規劃當時改了很多,“十三五”也有一個規劃,進入“十四五”,將來可能是把所有的可再生能源并到一個規劃里去,在未來的重大布局進行體現。
為什么我們對光伏還是要準備一個規劃,主要的原因是在于光伏的特點和各種能源品種是不一樣的,其他的是有動力轉化過程的。另外一個光伏市場體現和應用環境也和其他的能源有很大差距,這也是領導們的關懷,所以準備把光伏從“十四五”研究的角度,作為可再生“十四五”規劃的良好對接。這樣有一套理論邏輯、數據結構、模式結構接觸它,才能有更好的可再生能源規劃做好對接。
目前看我們的市場空間較大,雖然說比2016、2017、2018年確實有所下降,但是橫向比較,并不是相對上較高,而是保持了一定的增速的,看到這個增速的同時也要考慮實際情況。進入“十四五”我們的電力形勢有很大變化,第一點就是如果說我們終端的電信化速度沒有這么快,第二個電力分布式的結構有很大的變化,我們現在面臨的結構是夏季最短的幾十個小時可能會缺電力,可能那時候就需要很強的系統支持。第三就是我們的電力市場全面介入,電力市場介入和我們的保障收購的機制上都會有很大的變化,這是面臨的“十四五”情況,這是我們面臨實際的表現來看,一方面我們在2019年的全國競價當中應該說大部分的獲得競價指標的地方應該是以前的光伏發展可能有一定的基礎,但是不一定是特別快的,真正比較快的地區反而并不是很多,這個就反映出來在非常好的地區能夠做到電價非常低。怎么保持長期有效的發展,刺激經濟有更強的動力,畢竟能源的價格還是非常有優勢。
關于光伏發電市場的發展趨勢,大家比較關心的,第一個是規劃總能量的目標,十三五的規劃已經得到了相應的經驗,所以我們覺得在這個規劃當中還是要有一點氣勢要把最大的目標提上去,不然可能會形成將來構成我們能不能拿到合適的空間的阻礙。但是我們要想達到這種目標,還許多兩個目標進行支持,就是我們國家在出來一個是創新系統的戰略,另外一個我們永遠不會改變的經濟性第一的原理,經濟性目標、創新目標是支持我們能有這樣的一個基礎,也是這樣考慮經濟性的目標要在現在的已經達到的基礎上,還可能要考慮適當的下降,當然這個適當的下降并不一定完全有我們成本的擠壓,而是應該合理的考慮在一些建設成本更低一點,太陽能發電更好,用我們發電的優勢體現,一旦有了這樣示范性的突破,會對我們整個光伏行業有一個新的認識。
許映童——開放合作,構建良好生態AI+光伏,引領創新,助力評價時代
一個挑戰是分布式能源,它更加貼近我們的生產生活、住宅、工廠,所以它的安全性能問題,包括這么大一個結點的問題,必然也會面臨面向未來的一個非常大的挑戰。所以怎么更好發揮分布式能源的優勢也是需要我們AI、數字技術的協助。面對未來提出一個我們的觀點,前面我們經歷了數字技術加光伏的時代,同時我們也實現了互聯網和光伏的應用,在未來AI和光伏將正式啟航。光伏是為了發電而生的,他的效率更高,現在一平方米的光打下來能轉成電網的不超過20%是中間系統的效率轉換。第二個整個光伏組建的成本,相當于十年前的10/1,但是運維的成本、挖溝的成本,現在挖一個溝的成本。從AI的角度怎么樣來看在這個方面產生什么價值。華為公司我們提出了6.0我們認為是知道把AI剛剛引入到了基本領域,相信明年會有更多的創新技術進來,這個過程中希望得到各位專家領導,希望各位合作伙伴參與進來。
華為公司在面向未來,面向創新的生態發展里面,我們講開放、合作供應構建智能光伏生態支撐產業健康穩定發展,以前大家覺得華為什么都做,其實華為在未來的發展之門已經很清楚,我們做好我們的邊界依托華為的芯片技術,依托我們公司的5G技術,依托我們的AI技術構建技術底座,通過技術底座和產業鏈合作和組建廠家合作,怎么樣把工作組件變成智能組件,光伏加農業、光伏加其他行業,通過這樣的跨界創新打造全新的產業時代。我們也推演了一下,真正的中美資產,真正最小的是光伏。未來我們也呼吁可以一起通過我們持續的創新,持續的進步為未來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轉型貢獻自己的力量。
謝小平——基于評價政策下智能化光伏電站的模式創新
儲能,隨著現在這個地區隨著國家對榮配比逐漸放開,直流側的儲能可能是未來光伏電站更加的集成化,直流存儲也是一種發展。未來的儲能就是從三種能源相匹配的一個曲線所研究的,是經過青海特定研究的,是通過千萬千瓦30%+6小時的儲能把曲線變成這樣的直線。那么在運行階段,通過逆變器、高清照相機、無人機,對開展IV曲線,紅外熱斑、EL圖像等,能精準的預測故障點。我們在施工電源方面,我們的新能源做光伏,當年說分布式,我們把在大規模施工過程中的施工用電我們率先建設儲能,用自身減少分店的基礎冬季施工的保溫完全是用自身的供電系統來實現,這是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方面,今年承擔的任務2.4GW的光伏電站,所有的設備是700多萬塊組件、10萬套支架,一萬多臺逆變器,400多萬米直流電纜,35萬米交流電纜,還有770臺箱變,如何把這些做好,那我們的自控制、和施工的安排、檔案管理等等都是由公司及集團公司制定我們再來完成這項工作,所有的投標單位必須按照施工組織設計規定的各個時間結點,從設備到施工組建給安裝教練,把它安排到每一天。
光伏領袖對話——光伏行業到底面臨的哪些挑戰,我們應該怎么面臨這個挑戰?2050的光伏發電在中國的發電占比是多少?我國未來光伏發電市場的競爭割據及新的增長點?
謝小平:
國家電投來講確定是2035一流戰略,首先它是把光伏作為最先實現世界一流的一個板塊來打造的,所以國家電投成立了國家電投的光伏產業創新中心。國家電投大力發展能源,在風電以外,它在全國各個省都有布局,布局主要是以省域為中心開發,集團戰略就是在做清潔能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龍應斌:
我建議我們的協會可以整合一下光伏界各個公司的力量,加大宣傳讓光伏進一步深入人心,從小朋友開始覺得光伏很可愛、很科學,特別是兩位委員,讓他們覺得很可愛是很關鍵的。第二個是有意,就是我們的光伏是清潔能源,各位領導我們講到我們有千萬千瓦級的大基地。第三我覺得有利可圖,就是商業模式,因為我覺得有利可圖這個地方,我建議協會如果能夠組織我們這些企業包括各個企業研究一個能夠把電網還有我們各方面有利可圖的商業模式。
高紀凡:
我們說中國光伏產業它的競爭形態20年沒變過,新的競爭老的死掉,過兩年又有新的企業繼續承諾,最后永遠這樣游戲,我覺得應該從這里面走出來,有一些說我應該走到岸上來,所以我覺得現在光伏的應該是高水平的發展,而不是競爭。
周桃園:
那我們期望,因為整個太陽能光伏因為行業現在創新比較多,包括我們的組建包括各種技術的創新、效率的創新、尺寸的創新,如何把這些創新真正的太陽能光伏轉變大老的所有協同的價值發揮出來,這就是圍繞價值的創新,可能比我們建一個光伏電站當期省一分兩分,長期帶來一個更大的收益穩定的問題,所以我非常贊同謝總講的一個合理的競爭是保持一個行業的基本的健康和盈利,有持續的研發投入,持續的創新通過技術降低整個成本,提升行業的價值。
陸川:
從市場角度倒過來看,如果大基地投標一定是價格很低,因為我們在中東投標的時候人家會問我們預測多少錢,我說不要問我多少錢,如果你按照我的幾個你是做不了標的。同樣在菲律賓這些國家他的電價非常高,人家不關心你組件多少錢,給你一個方案我愿意付這個錢,一個是大基地怎么把邊界條件搞清楚,怎么有最低的投入,最低的產出。另外應用層怎么把服務結合起來,電有一天是不值錢的,取決于你的服務問題,給他一個好的服務就可以了。
熊海波:
第一個參與,第二個是交流,第三個自律。光伏人如何在真個國家能源領域,特別是在政策、規劃、制定層面參與的更過,對光伏更有利,第二個交流,剛才李主任也提到,我們光伏人應該更多的,雖然可以宣傳的更多,但是不要太自嗨,這樣行業外的人員會嫉妒,剛才李主任講以協會為前頭有影響的企業家,讓傳統人員有更多的橫向交流,更深入的了解光伏的發展來之不易,光伏人做出了很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