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單面組件不同,雙面組件被認為是最有希望率先實現平價上網的技術路線之一。當然,這并不單單因為雙面組件在發電成本、發電效率及應用場景上的獨特優勢,還得益于其搭配現有組件和系統的技術可得性。以PREC、HJT、TOPCon等主流高效電池架構為例,它們均可通過簡單改進獲得雙面發電能力,并與單面成本相當;而疊瓦、半片和MBB等先進的組件技術,也能與雙面發電更好結合,獲得比普通組件更高的可靠性、耐候性、絕緣性,以及防火等級和發電增益。
事實也的確如此,據Wood Mackenzie Power&Renewables發布的第一份針對全球雙面組件的市場報告顯示,全球雙面太陽能組件裝機容量已從2016年的97MW增加到2018年的2600MW,并將有望于2019年底實現數量翻倍,達到5,420MW。與此同時,伴隨雙面組件性價比不斷提高,其規模還將于2019-2024年之間獲得十倍增長。而其中尤為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領跑者計劃鼓勵了新技術的部署,中國一直是傳統的兩面市場。展望未來,伴隨中國適應無補貼體系的發展,雙面市場還將以每年20%的增速持續增長。
雙面光伏逆變器一直是雙面組件的必備搭檔。因此,雙面市場的高走局面,同樣使雙面逆變器市場充滿想象。作為擁有16年技術研發經驗的老牌光伏逆變器企業,也是為數不多在雙面市場率先布局的光伏逆變器品牌之一,盛能杰對此十分看好。
“雙面組件技術作為新一代主流技術類型,是最有效提高組件綜合轉換效率的方式”,盛能杰相關負責人表示。不過,雙面組件技術的應用,對逆變器的輸出功率和輸出電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需要逆變器輸入端和輸出端電路具有更高的載流能力,這無形中也給雙面逆變器的生產增加了技術上的挑戰。
好在,這些都已不再是難題。以盛能杰推出的三相雙路SE 17KTL-D3, SE 20KTL-D3和SE 22KTL-D3逆變器為例,該系列逆變器不僅每個組串最大允許輸入電流高達12.5A,能充分釋放雙面組件光伏系統價值;長時間輸出過載還達到了110%,最大組件超配比亦高達130%,極大地提升了用戶的投資收益比。
“更高的載流能力是最基本的要求。除此之外,我們三相雙路SE系列逆變器還搭載了自學習雙路獨立MPPT,支持在160V-950V超寬工作電壓范圍內高效發電。確保了無論是在光照穩定的條件下,還是在天氣劇烈變化的狀況下,抑或是在陽光充沛的邊遠地區,以及復雜多變的屋頂環境,盛能杰逆變器都能應對自如,且MPPT效率高達99.9%。”
技術挑戰激發行業創新??梢灶A見,伴隨硅片、電池技術不斷提升,以及大尺寸166單晶硅片、N型電池、166電池及鑄錠單晶快速產業化,雙面逆變器市場將更加大有可為!
關于深圳市盛能杰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盛能杰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光伏逆變器及儲能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依托集團母公司亞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強大的供應鏈和生產實力,匯聚國內外行業頂尖的研發人才、資深的市場、產品以及銷售團隊,秉承“專業、誠信、創新、共贏”的企業精神,以深圳為起點,面向中國,走向世界。盛能杰深圳生產基地配備高度自動化的生產設備,制造能力和產能位居業界前列,并已獲得高新技術企業稱號。
作為盛能杰科技的控股母公司,亞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世界知名的電力電子產品設計制造商,其2018年銷售額約3億美金,在網絡通訊、打印機及儲存設備的外接式電源適配器領域擁有廣泛的市場認同。公司旗下PrimeVOLT品牌的光伏逆變器在臺灣市場占有率位居前列,行銷臺灣及歐美超過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