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id="60005"></mark>
          <strong id="60005"><u id="60005"><form id="60005"></form></u></strong><strong id="60005"><pre id="60005"><xmp id="60005"></xmp></pre></strong>
          1. <ruby id="60005"></ruby>

            光伏產業網

            太陽能光伏行業
            領先的資訊
            當前位置: 光伏產業網 ? 資訊 ? 光伏財經 ? 正文

            安徽山村脫貧記:漫山荒草變身“綠色銀行”

            核心提示:記者近日在安徽采訪發現,鄉村能人已成為助力安徽山村脫貧一股新興力量。

            記者近日在安徽采訪發現,鄉村能人已成為助力安徽山村脫貧一股新興力量。

            在被稱為安徽西南門戶的宿松縣,寒冬臘月,田間的谷物已經顆粒歸倉,地頭的蔬菜卻透著一股綠油油的生機與活力。

            據宿松縣委書記王華介紹,宿松是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人口86.33萬,目前17362戶45202人尚未脫貧,貧困發生率7%。

            宿松縣北浴鄉迎賓村,位于該縣西北角,是與湖北省蘄春縣毗鄰的山村,全村2554人。2014年,在冊貧困戶741人,貧困發生率28.9%。

            迎賓村山前屋后,漫山遍野都是低效林。盡管守著大片山林,卻不見效益。“靠山卻無法吃山”,迎賓村書記胡向明站在山腰處的一處貧困戶光伏發電集中安裝點前介紹說。

            胡向明說,整合山中資源、做足產業脫貧文章是迎賓村脫貧的主要方法。

            在農林專家指導下,迎賓村通過山地流轉,把山“連”起來,發展油茶等經濟作物,讓山先“綠”后“富”,昔日的漫山荒草,變成如今的“綠色銀行”。

            截至目前,該村剩余的31人尚未脫貧,主要是大病致貧。

            據北浴鄉黨委書記、鄉長李方中介紹,讓“能人”帶頭回鄉、回村盤活鄉村資源,發展當地產業,讓“輸血”變“造血”,通過榜樣的作用,助力當地脫貧致富。

            邱山村是一個平均海拔約600米的村莊,距縣城宿松約35公里,因山路難行,開車也需要一個半小時。

            邱山村書記吳為民曾是一名老師,“腦子好”“能干事”是村民對他的評價。吳為民說,村民曾依靠山中毛竹求生存,特產高品質茶葉也僅自給自足。為加快窮鄉親們的脫貧步伐,村里大力推進茶葉基地建設,擴大茶葉生產規模,并成立合作社、注冊茶葉品牌,提高茶葉價值,增加農民收入。

            “聚焦建檔立卡貧困村、貧困人口,扶貧開發工作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實施產業扶貧、轉移就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教育扶貧等‘十大行動’,確保2016年2.2萬左右的人口脫貧。”宿松縣長王趙春介紹說,2017年,宿松縣計劃脫貧2.51萬人;2018年全面實現“戶脫貧、村出列、縣摘帽”的目標。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安徽將在扶貧攻堅工作中繼續發力,做到31個貧困縣全部摘帽、300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309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閱讀下一篇文章

            熱點資訊

            推薦圖文

            无码精品毛片波多野结衣_欧美日韩一木道中文字幕慕_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_99re6久久在热线视超碰

            <mark id="60005"></mark>
                  <strong id="60005"><u id="60005"><form id="60005"></form></u></strong><strong id="60005"><pre id="60005"><xmp id="60005"></xmp></pre></strong>
                  1. <ruby id="60005"></ru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