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漢能旗下美國子公司Alta Devices宣布,將擴大砷化鎵太陽能電池生產規模,以滿足市場對小型衛星日益增長的需求。這些小型衛星都將依靠太陽能發電提供能源。
與傳統空間太陽能電池相比,漢能Alta Devices的柔性砷化鎵薄膜太陽能電池具有獨特的優勢和潛力,能夠有效滿足小型衛星的特定需求。
近年來,在創始人李河君的堅持下,漢能不斷突破自我,在技術上創造新的記錄。憑借領先的技術優勢,漢能在應用上不斷拓展新的場景,將薄膜太陽能產品應用到越來越多的領域。
如今,在北京第一高樓中國尊的樓頂;在共享單車的車筐上;在西部地區的普通屋頂……都能看到漢能的產品。
漢能的崛起并非偶然,在其得到廣泛認可的背后,是多年技術積累帶來的核心優勢。
2012年,光伏行業在全球范圍內遇冷。漢能創始人李河君當機立斷,將四家世界領先的薄膜太陽能企業收入麾下,在光伏業留下了經典一筆。
并購完成后,漢能陸續在中國北京、美國硅谷等地建立8大研發中心,形成全球聯動研發機制,通過巨大的協同效應,完成技術的整合與再次創新升級。
截至2018年底,漢能累積申請專利超過10200件。創始人李河君透露,漢能專利將在2022年突破30萬件。扎實的創新能力成為了漢能最大的底牌,推動漢能一路前行至今。
2015年,李河君更是提出了移動能源概念,開始向民用市場發力。此后,漢能先后同奧迪、美國航天局、波音公司等世界知名機構與企業展開合作。
此外,漢能還相繼推出了薄膜太陽能屋頂發電系統、光伏房、漢瓦、漢墻、漢磚、漢路、漢紙、漢包、漢傘、智能公交車站、智慧公園等12大類100多種產品及解決方案,幾乎涵蓋所有應用場景。
有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薄膜太陽能可開發市場規模將達到114萬億元,中國市場份額將超過20萬億元。2018年公布的《智能光伏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中,也明確鼓勵開展智能太陽能建筑及城鎮的應用示范。
薄膜太陽能市場的大門,已經打開。對李河君來說,漢能依靠多年來的技術優勢,必將在其中占據一席之地,甚至成為整個行業的引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