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平價上網帶來滲透率的提升;行業雙寡頭的格局;高效單晶硅片市場份額的持續擴大等因素,都將是中環股份單晶硅片經營業績的有力支撐。
海外市場接棒 裝機預增無憂
截止到2018年11月,全球178個國家已簽訂巴黎協定,146個國家設定了可再生能源的目標,其中中東、南美、東南亞國家因光伏經濟性及微網屬性,將逐步加大對光伏發電需求。國內受531政策影響新增規模預期下降較年初下降明顯,而海外市場多地區增長超預期,使得2018年全年裝機容量依舊達到95GW。此外,根據海關數據,2019年上半年,光伏組件出貨量延續了2018下半年的火熱狀況,累計出貨32.2GW,同比大增86%。根據歐洲光伏協會,至2018年底全球將有14個國家及地區光伏裝機量達到GW級水平,而2017年全球GW級成員國僅為9個,隨著未來海外市場需求提升,國內光伏制造商龍頭也將進一步受益。
同時,雖然受到531新政的影響,但對標海外平價國家,我國光伏發電滲透率提升空間較大。2018年中國在全球新增裝機中的占比超過50%,累計裝機量占比達到32.5%。但從發電量角度比較,截止到2018年中國光伏發電占比僅為2.54%,雖然光伏發電177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0%,但仍遠低于德國和意大利等發達國家。
單晶硅片雙寡頭格局穩定
目前單晶硅片格局穩定,多晶硅片市場保利協鑫一家獨大。根據EnergyTrend統計2018年國內硅片總產能174GW,其中多晶硅片102GW、單晶片72GW。單晶硅片環節,截至2018底中環股份和隆基股份產能規模分別為23GW和28GW,兩家合計產能為51GW,占單晶片總產能70%以上,兩家居于單晶硅片雙寡頭地位。隆基股份和公司形成全球雙寡頭壟斷,并憑借高技術水平和強成本控制能力對后入場者形成競爭優勢,產能利用率遠高于其他企業。
多晶硅片環節,保利協鑫一家獨大,2017年前CR9達到60%,其中協鑫占多晶硅片市場份額26%26%,其余第三方多晶硅片廠商市占率最高也僅有6.5%,晶科、阿特斯等第三方硅片廠的份額總計達13%。
然而,單晶技術路線基本已經確定,未來單晶硅片所占市場份額將持續擴張,單晶下高效電池廠商擴產加速。2018年領跑者中標項目中,單晶PERC路線組件占比至少64%的份額。領跑者項目自2015年以來,對光伏技術指標一直有指引導向作用,由于領跑者項目高要求,2018年領跑者訂單大多需達到310W(60pcs)或以上的效率水平,不少有單晶PERC電池片產能的制造商,皆加緊腳步增加單晶PERC產能以進一步提升轉換效率。
目前業界已經達成共識,PERC工藝是光伏電池未來幾年發展的主流技術,傳統主流大廠從2017年就開始大規模布局PERC技術,購置設備,提升產能。與此同時,行業內前期投入的部分PERC產線也可以通過優化升級繼續提升產能,各大主流電池商布局PERC產線意愿積極。
單晶硅片市場同樣是由隆基和中環構成的雙寡頭格局,兩家合計占整個硅片市場16.7%的市場份額,占整個單晶硅片市場55.8%的份額。2019年4月30日,隆基提出了《關于制訂未來三年(2019-2021)產品產能規劃的公告》,預計單晶硅片產能從2019-2021年分別達到36/50/65GW;中環在2018年報中預計到2019年年底公司單晶硅材料產能將達到30GW以上,同時在內蒙古五期25GW硅片產能將在未來兩年逐步落地,雙寡頭憑借低成本繼續搶占二三線廠商的市場。
上下游加速拓展
與隆基牽手通威一樣,中環也在尋找穩定上游硅料供給的途徑。除通威外,國內排得上號的硅料生產商就屬協鑫了。2017年7月,中環出資入股新疆協鑫,持股比例30%, 2017年8月,中環與保利協鑫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公司對保利協鑫在建的新疆多晶硅項目進行增資;保利協鑫參股公司在建的中環光伏四期單晶硅棒項目的部分股權,同時后續雙方約定共同規劃擇機共同出資建設新的單晶硅棒項目。新疆協鑫總產能高達6萬噸,為全球多晶硅龍頭保利協鑫重要的生產基地,并已于2018年正式投產。與保利協鑫戰略合作,將滿足公司對于高純硅料的需求,為公司單晶的成本競爭優勢提供支撐。
當然,協鑫的優勢在于規?;唾|量要求不高的多晶用料,這也和協鑫集團整體以多晶組件的基本面相一致。整體上來看,單晶硅片的單晶硅料的供給是偏緊的,隆基和中環相繼錨定了行業中的最優供應商,勢必繼續擴大產業鏈中的優勢。
布局疊瓦組件,致力于下一代組件技術。2015年,公司與東方電氣、SunPower共同出資設立東方環晟;2017年,公司完成對環美公司的100%股權收購,環美能源主要生產高效太陽能電池組件;2018年,公司增發收購國電光伏,其中廠房及公輔設施成為重點收購對象,以為東方環晟的5GW疊瓦組件項目提供施工場所。一系列下游組件資產資本操作,為公司在下一代組件技術時代做好充足準備。當然,這一布局還沒有產出支撐,實際效果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