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id="60005"></mark>
          <strong id="60005"><u id="60005"><form id="60005"></form></u></strong><strong id="60005"><pre id="60005"><xmp id="60005"></xmp></pre></strong>
          1. <ruby id="60005"></ruby>

            光伏產業網

            太陽能光伏行業
            領先的資訊
            當前位置: 光伏產業網 ? 資訊 ? 光伏企業 ? 正文

            補貼拖欠、電站難賣——民營光伏投資企業“騎虎難下”

            核心提示:巨大的補貼缺口已經成為光伏行業目前難以根治的“沉疴”,這也是平價政策和競價機制出臺的大背景之一。
               巨大的補貼缺口已經成為光伏行業目前難以根治的“沉疴”,這也是平價政策和競價機制出臺的大背景之一。據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副主任陶冶介紹,截至2018年年末累計補貼資金缺口已達到2000億左右。
              
              自2018年下半年起,受補貼缺口持續增大、電網消納等因素影響,光伏行業的高速發展踩下了“剎車鍵”。從制造業看,增速減緩的規??刂婆c巨大的擴產產能直接導致了產品價格的快速下降;而從投資企業分析,拖欠的巨額補貼不僅侵蝕著企業的現金流,更有甚者,發電收益僅能勉強覆蓋資金利息。
              
              巨額補貼缺口不堪重負:排隊賣電站
              
              據光伏們了解,不少光伏電站持有量較大的企業補貼拖欠數額已達數十億元,且正在以每個月上億元的速度增加,投資企業承受了巨大的資金壓力,其中民營企業處境尤為艱難。這也導致不少民營企業紛紛出售手中電站資產,以改善企業現金流。
              
              作為光伏電站持有量最大的民營企業,協鑫新能源2018年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年底國內總裝機容量達7166MW,而納入國家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補助目錄的電站僅有1857MW,占比為25%,但即使納入補貼目錄的電站仍在存在補貼拖欠的情況。協鑫新能源財報顯示,2018年內收回補貼合共約人民幣14.7億,到2018年底應收補貼總額為67.8億元。
              
              巨大的補貼缺口也讓協鑫新能源放慢了光伏電站開發的步伐,其年報中提到,2018年上半年協鑫新能源集中完成大部分的開發建設,而下半年則以降負債、保障現金流為主要目標。
              
              這一策略也在之后的消息中得到了證實。公開消息顯示,2018年10月協鑫新能源向中廣核太陽能出售160MW光伏電站項目的80%股權及對應股東貸款;12月向三峽新能源出售約140MW光伏電站項目的所有股權,兩項交易完成后將收回現金合共約4.7億元(經扣除交易成本);2019年3月協鑫新能源又以2.46億元向中國電力附屬公司五凌電力出售280MW光伏電站項目的55%權益。截至2018年底協鑫新能源在持有電站規模增加的情況下,負債率維持在84.1%左右。
              
              作為國內僅次于協鑫新能源光伏電站裝機的第二大民營投資企業,正計劃上市的晶科電力在最新一期發行文件中表示,為充分利用公司在光伏電站開發、運營及 EPC 等方面的經驗優勢,公司延伸開展光伏電站轉讓業務,轉讓業務主要涉及的是公司自主開發及建設光伏電站,建設完成后轉讓給購買方。
              
              另一家電站持有量較大的民營企業——正泰新能源則是通過減少限電區域電站份額,增加分布式電站比例的方式,改善存量電站資產結構,使電站的凈資產收益率得到提升。據悉,正泰新能源截至2018年底運營端電站權益規模約3GW,截至2018年年底,補貼拖欠額也達到了16.67億元。
              
              為了優化電站資產,正泰新能源以5.39億元向浙江水利水電出售了位于限電區域甘肅、寧夏等地區9個集中式電站51%的股權,又以7.03億元在江蘇、安徽和浙江等地區收購了隆基旗下17個分布式光伏電站。
              
              收購條件越來越嚴苛,電站出售沒那么簡單
              
              上述種種直接導致了光伏電站交易日益頻繁,規模也越來越大,尤其在531政策之后,國內光伏電站資產交易快速增長。根據TÜV萊茵數據,5·31新政后不到半年,公開信息的光伏電站資產交易數量、容量、金額均超過了前三年的總和,共完成11起交易總計1295MW,交易金額近90億人民幣。
              
              盡管存量光伏電站存在著巨大的交易市場,然而實際操作起來卻沒有想象中那么順利。
              
              李明所在的企業目前持有1GW左右的光伏電站,在陸續完成一系列的出售事宜之后,剩下的光伏電站仍在尋找合適的買家。“一方面,迫于財務壓力,目前市場上有不計其數的光伏電站在等待收購;另一方面,以五大四小為主體的國企央企對于光伏電站的‘套路’越來越了解,形成了很典型的買方市場”,李明透露道,“我們接觸到的收購方甚至將收益率要求提高到了10%左右,進入補貼目錄的優先收購。”
              
              除了收購要求提高之外,有行業資深人士表示,“目前光伏電站交易主要存在兩個痛點,一是賣家一般要求出售價格較高,價格不易談攏;二是買方在收購項目辦理股轉前,要求項目公司債務結清,然而大多業主項目的建設資金是通過融資或者借款籌集,并且本來就是由于缺錢才出售電站資產,債務結清幾乎難以實現。”
              
              對賣方來說,出售光伏電站可能是“救命錢”,上述種種問題使得這一過程無法順利推進。但從買方來說,收購電站也沒那么容易。
              
              一家跨行業進入光伏投資領域的國有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光伏們,目前通過收購的方式參與光伏電站投資進行的并不順利,原因在于,一方面不少光伏電站手續合規性較差,而國企對于合規性的要求比較高;另一方面,第八批補貼目錄遲遲未有消息,之前納入補貼規模的光伏電站補貼也一直處于拖欠、發放不及時的狀態,收益測算的邊界條件無法明確。
              
              不過上述人士強調,單純看收益率指標其實沒有多大的參考意義,因為每家的要求以及測算條件都不一樣。對于他們來說,單純的技術問題并不是光伏電站出售的障礙,“凡是技術問題都可以整改,合規性才是真正阻礙這些電站交易的最大風險。”
              
              光伏電站投資領域歷經近幾年的火爆發展之后,正逐漸趨向理性。但在投資收益率吸引若干掘金者進入之時,大量存在手續不完備等各種風險的光伏電站蜂擁拔起,在補貼拖欠愈發嚴重的時候,這些光伏電站或將那批“冒險者”拖入懸崖邊緣。

            閱讀下一篇文章

            熱點資訊

            推薦圖文

            无码精品毛片波多野结衣_欧美日韩一木道中文字幕慕_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_99re6久久在热线视超碰

            <mark id="60005"></mark>
                  <strong id="60005"><u id="60005"><form id="60005"></form></u></strong><strong id="60005"><pre id="60005"><xmp id="60005"></xmp></pre></strong>
                  1. <ruby id="60005"></ru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