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光伏產業巨頭隆基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及全資子公司寧夏樂葉分別與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于 2019 年 4 月 16 日簽訂項目投資協議,就公司在銀川投資建設年產 15GW 單晶硅棒和硅片項目及年產 3GW 單晶電池項目達成合作意向。
其中,年產 15GW 單晶硅棒和硅片項目投資協議,由隆基股份新設控股子公司銀川隆基單晶硅有限公司(暫定名,以最終主管部門核準為準)投資約 43 億元;年產 3GW單晶電池項目投資協議,由公司全資子公司寧夏隆基樂葉科技有限公司投資約 15.5 億元。合計約58.5億元。
隆基股份在公告中表示,此次簽訂的項目投資協議,符合公司產品產能規劃戰略需要,該項投資有利于為高效單晶產品市場供給提供充足的產能保障,搶抓單晶市場發展機遇,進一步提高單晶市場份額。
配股創A股紀錄
同日,隆基股份發布公司配股發行結果,根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確認的認購數據,公司配股發行最終認購數量為833,419,462股,占本次可配售股份總數837,241,060股的99.54%,募集資金達38.75億元。
據悉,99.54%的認配率創下2011年以來A股市場配股的最高紀錄。
隆基股份表示,本次配股發行的成功,將為公司寧夏銀川年產5GW高效電池與安徽滁州年產5GW高效組件產能的全面投產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
據了解,2018年1月4日,隆基樂葉年產5GW單晶組件項目落地安徽滁州;2018年8月5日,隆基股份宣布在銀川投資建設年產5GW高效單晶電池項目。據測算,兩項目建成后合計貢獻年凈利潤超過6億元。
從布局來看,以上兩個項目瞄準的是當下2019年的光伏市場。而2019年4 月 16 日簽訂的兩個項目協議瞄準的是2020年的市場,其中銀川年產 15GW 單晶硅棒和硅片項目計劃于 2020 年下半年開始逐步投產,年產 3GW 單晶電池項目計劃于 2020 年上半年開始逐步投產。
新產線剛剛上馬,未來的項目又將啟動,這只是隆基股份擴張之路的冰山一角。在過去的時間里,隆基股份于2018年3月28日、2018年4月3日和2018年4月15日分別與云南省保山市人民政府、麗江市人民政府和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等有關方簽訂了項目投資協議。
這些協議包括保山年產6GW單晶硅棒建設項目,投資17.49億元,預計2020年7月達到設計產能;麗江年產6GW單晶硅棒建設項目,投資19.37億元,預計2020年5月達到設計產能;楚雄年產10GW單晶硅片建設項目,投資14.86億元,預計2020年3月達到設計產能。
此外還有古晉年產1GW單晶電池項目,投資8.4億元,預計2019年9月達到設計產能。
粗略統計,2019-2018年隆基股份起碼有37GW 單晶硅棒和硅片產能、9GW電池產能、5GW組件產能相繼達產,涉及近160億元投資。而且以上這些仍然只是粗略估計,有些項目投資還沒有歸入統計。
根據隆基股份在2018年1月發布的單晶硅片業務三年(2018-2020)戰略規劃,隆基股份將在2017年底硅片產能15GW的基礎上,力爭單晶硅片產能2018年底達到28GW,2019年底達到36GW,2020年底達到45GW。
從上述擴張計劃來看,隆基股份不止是準備在單晶硅片環節持續擴張,而且還要在單晶硅棒、單晶電池、單晶組件等環節持續擴張。對整個單晶產業鏈進行了全面布局。
仔細一看,隆基股份的擴張堪稱瘋狂!況且近年光伏產業正處于調整期,大多數光伏企業正“勒緊褲腰帶過日子”,隆基股份如此大肆擴張不僅僅需要勇氣,更需要絕對的實力,那他們的底氣何在?
底氣何在?
多年來,隆基股份一直是全球單晶產業的老大哥。而近年來單晶產業的崛起,使得隆基股份成為了光伏行業最賺錢的企業之一,2016-2017年是隆基股份的黃金發展時期,其凈利增長分別達到了197.4%、130.4%,笑傲群雄。
另一方面,在光伏行業的高效化趨勢之下,單晶產業鏈開始以不可阻擋的勢頭強勢崛起。在市場份額方面,2018年單晶產業鏈已經逼近50%,不出意外將在2019年完成對多晶的超越。
單晶產業前途一片光明,而作為單晶領域的龍頭企業,隆基股份在產能及技術方面都引領全球。這就是為什么隆基股份有底氣持續擴張。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盡管目前隆基股份在單晶領域仍然有較大的產能、技術優勢,但是他們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挑戰。
挑戰重重
首先,由于行業處于調整期,相關產品價格下滑嚴重,隆基股份的盈利能力大不如前,支撐如此大范圍的擴張計劃,隆基股份在資金方面將受到極大的壓力。
根據財報,隆基股份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219.88億元,同比增加34.38%;實現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25.58億元,同比下降28.24%。這是近五年來,隆基股份的凈利首次出現下滑。
其次,隆基股份在國內外都承受著比以前更加劇烈的競爭。由于單晶產業的前景光明,不少之前主戰多晶路線的企業開始兼顧單晶產業,原本空曠的單晶產業領域一下子擁擠了起來,其競爭也空前激烈。甚至從某些單項技術上來看,有部分企業還有優勢。毫無疑問,這也將對隆基股份造成一定的壓力。
而在海外市場,近日隆基股份卷入“專利侵權”糾紛,盡管隆基股份多次表明并沒有“專利侵權”,但是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依然針對該糾紛決定對特定光伏電池片及其下游產品啟動337調查。如果調查結果不利,那隆基股份在海外市場的業務將大受影響。
因此,在單晶產業崛起、占據產業及技術優勢的背景下,隆基股份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但與此同時,隆基股份全產業鏈全面布局的方式一方面有望加強企業的控制成本能力,另一方面也有望在價格下降的情況下通過增加銷量來保持利潤;最重要的是,他們還可以以絕對的產能優勢來迅速占領市場份額,爭取更大的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