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id="60005"></mark>
          <strong id="60005"><u id="60005"><form id="60005"></form></u></strong><strong id="60005"><pre id="60005"><xmp id="60005"></xmp></pre></strong>
          1. <ruby id="60005"></ruby>

            光伏產業網

            太陽能光伏行業
            領先的資訊
            當前位置: 光伏產業網 ? 資訊 ? 光伏要聞 ? 正文

            亞化咨詢:PERC效率突破24% 金屬化漿料有哪些機遇和挑戰?

            核心提示:2019年1月消息,隆基樂葉宣布,經中國國家太陽能光伏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CPVT)測試認證,其單晶雙面PERC電池正面轉化效率達到24.06%,是商業化尺寸PERC電池效率首次突破24%,就此打破了行業此前認為的PERC電池24%的效率瓶頸,再次成為新世界紀錄的創造者。
              2019年1月消息,隆基樂葉宣布,經中國國家太陽能光伏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CPVT)測試認證,其單晶雙面PERC電池正面轉化效率達到24.06%,是商業化尺寸PERC電池效率首次突破24%,就此打破了行業此前認為的PERC電池24%的效率瓶頸,再次成為新世界紀錄的創造者。
             
              不斷刷新的PERC電池效率紀錄
             
              PERC(PassivatedEmitter and Rear Cell)電池通過使用背面鈍化技術,降低背表面復合,并增強光線在硅基的內部反射,是一種可以有效地提高電池片效率的高效電池結構。光伏產業對PERC技術的積極投入,使得PERC電池效率持續攀升。
             
              近年來,PERC電池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被不斷刷新,展現了PERC強大的生命力。2017年以后,PERC電池效率紀錄由晶科能源和隆基樂葉交替打破和保持。目前多晶PERC和單晶PERC電池的世界紀錄分別由晶科能源和隆基樂葉創造,分別達到22.04%和24.06%。
             
              亞化咨詢:PERC效率突破24% 金屬化漿料有哪些機遇和挑戰?
             
              不斷打破世界紀錄的PERC電池轉換效率
             
              除了實驗室效率不斷突破外,PERC產線量產效率也在逐步提升。亞化咨詢研究表明,2019年單晶PERC電池主流量產效率將在22%以上。此次隆基樂葉PERC電池效率突破24%,充分驗證了PERC技術巨大的效率提升潛力和市場前景,也表明量產型PERC電池的效率達到24%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梢?,PERC電池轉換效率仍有進一步突破的空間。
             
              PERC對漿料及金屬化工藝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
             
              金屬化是晶硅太陽電池生產的關鍵步驟,導電漿料是電池效率提升的關鍵材料。對PERC電池而言,由于PERC電池的背面結構不同于常規晶硅電池結構,要求漿料具有較寬的燒結工藝窗口,降低燒結溫度;PERC背銀要不能燒穿背鈍化層并有良好的拉力表現,以及良好地匹配PERC鋁漿。
             
              然而,隨著PERC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對漿料及金屬化工藝不斷提出新的挑戰。
             
              首先,PERC背鈍化鍍膜工藝路線愈發多樣化。目前,用于PERC電池量產的AlOx鈍化膜沉積方法主要有原子層沉積法(ALD)和等離子化學氣相沉積法(PECVD)。其中,根據設備形式的不同,PECVD沉積工藝設備包括板式PECVD和管式PECVD,ALD沉積工藝設備也主要分為管式ALD和板式ALD,值得注意的是,在管式ALD工藝下,還分為單插片與雙插片的區別,即雙面鍍膜和單面鍍膜的差異。在2018年的新增PERC產能中,以雙面氧化鋁鈍化技術為代表的管式ALD(單插片)工藝路線被多家一線企業采用,如通威、東方日升、橫店東磁等。
             
              由于管式單插片ALD技術采用AlOx同時鈍化PERC電池的正面和背面,因此對金屬化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漿料需匹配雙面鈍化膜,燒穿正面的AlOx膜的同時,還要保證良好的接觸性能及合格的拉力水平。為了滿足新工藝對漿料的要求,碩禾,聚和及三星等漿料企業迅速響應并開發出適用于此工藝的正面銀漿產品,并得到了市場的檢驗。有了金屬化配套,通威,日升等一線大廠在未來的擴產道路上會繼續選擇ALD作為主要的單晶PERC配套技術。
             
              其次,為了進一步提效,激光摻雜選擇性發射極(SE)技術已被大規模應用于PERC產線,晶科、隆基、晶澳、通威、愛旭等一線企業均有采用。該技術在金屬柵線與硅片接觸部位及其附近進行高濃度摻雜,而在電極以外的區域進行低濃度摻雜。這樣既降低了硅片和電極之間的接觸電阻,又降低了表面的復合,提高了少子壽命。該工藝只需在PERC產線上增加摻雜用激光設備即可實現,可使PERC電池有0.3%的效率提升,讓量產效率突破22%。
             
              但在實際的大規模生產中,仍然存在著擴散高方阻的均勻性、輕重摻雜區方塊電阻匹配和印刷正電極的精確對位等問題,需優化正面摻雜,降低金屬接觸區域的復合,優化正背面鈍化與金屬化接觸。例如:為了匹配SE工藝進行精準對位,大部分電池企業使用高目數網版(如380,430,480…)來替代近兩年大熱的無網結網板技術;通過目數的提高以及線寬的縮窄,提升印刷分辨率的同時降低印刷耗量,提效的同時持續降低金屬化成本;而對于印刷條件的改變,漿料企業需要解決,如何在常規張網角度的網版上實現更窄的線寬印刷,還能保證不發生EL斷柵問題。
             
              此外,雙面PERC已成為PERC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PERC是最簡單和最具成本效益的雙面結構,僅需改變PERC電池的印刷工藝,背面由全鋁層改為局部鋁層,即可實現雙面光電轉換功能。雙面PERC對背面鋁漿和金屬化提出了特殊工藝要求:(1)背面印刷精度較單面PERC電池的要求略高;(2)背面需絲網印刷鋁柵線,對鋁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具備良好接觸處局域填充效果及厚度適合的鋁背場,鋁柵線燒結后需具有一定的高寬比。
             
              可見,雙面PERC電池在幾乎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實現雙面發電,顯著地降低了光伏系統的度電成本,極大地增強了PERC技術的競爭力與未來發展潛力。
             
              PERC產能的大規模擴張為金屬化漿料帶來發展機遇
             
              制造工藝的成熟和較低的資本投入使PERC電池產能易于擴張,加上下游市場對高功率組件的需求,光伏行業積極擴張PERC電池產能。2018年全球太陽電池產能約160GW,其中PERC電池產能達65GW。在2018年新建或升級的P型晶硅太陽電池產線中,基本都采用了PERC技術。
             
              PERC的技術優勢還體現在與其他高效電池和組件技術的兼容性,通過與多主柵、選擇性發射極、先進陷光和鈍化接觸等技術的疊加,PERC電池效率可以進一步提升??梢灶A見,PERC技術將替代常規晶硅電池技術,成為晶硅電池發展的主流技術,這將為適用于PERC工藝的正面銀漿、背面銀漿和背面鋁漿帶來巨大的市場機遇。
             
              對于漿料企業,要不斷進行技術儲備和研發創新,并通過與下游太陽能電池企業密切合作,緊跟不斷升級的PERC電池技術,設計與其適配的漿料來實現電池效率的突破,并實現客制化需求服務,以擴大市場份額。

            閱讀下一篇文章

            熱點資訊

            推薦圖文

            无码精品毛片波多野结衣_欧美日韩一木道中文字幕慕_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_99re6久久在热线视超碰

            <mark id="60005"></mark>
                  <strong id="60005"><u id="60005"><form id="60005"></form></u></strong><strong id="60005"><pre id="60005"><xmp id="60005"></xmp></pre></strong>
                  1. <ruby id="60005"></ru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