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id="60005"></mark>
          <strong id="60005"><u id="60005"><form id="60005"></form></u></strong><strong id="60005"><pre id="60005"><xmp id="60005"></xmp></pre></strong>
          1. <ruby id="60005"></ruby>

            光伏產業網

            太陽能光伏行業
            領先的資訊
            當前位置: 光伏產業網 ? 資訊 ? 光伏財經 ? 正文

            2019年光伏八大投資趨勢分析!

            核心提示:2019年是光伏無補貼元年,補貼政策調整對行業發展產生劇烈影響的機率會大大降低。另一方面,隨著平價上網甚至低價上網政策的出臺,企業間因非技術成本造成的差距逐漸縮小,在生產效率、產品品質、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競爭日趨激烈。
                   2019年是光伏無補貼元年,補貼政策調整對行業發展產生劇烈影響的機率會大大降低。另一方面,隨著平價上網甚至低價上網政策的出臺,企業間因非技術成本造成的差距逐漸縮小,在生產效率、產品品質、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競爭日趨激烈。

            同時,在平價上網階段,光伏行業的投資邏輯發生改變,發電側平價上網的到來引發全球光伏需求大幅上升,由成本下降引起需求上升,由此帶來新的投資機會。

            1月9日,由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積極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有關工作的通知》,之后,利好政策不斷,1月29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規范優先發電優先購電計劃管理的通知》,長期低落的光伏板塊出現回升,近期行業指數走勢也證實光伏板塊迎來進一步的投資機會。

            從投資力度來看,《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顯示,到2020年,我國新增各類太陽能發電投資約1萬億元,平均每年2000億元。

            那么,光伏產業鏈各個環節存在哪些具體的投資機會?投資規模有多大?光伏相關領域又有哪些投資機會?企業如何把握這些機會?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梳理出2019年光伏行業八大投資趨勢,希望有助于諸君把握其中的機會。

            2019年光伏八大投資趨勢分析!

            2019年八大投資趨勢

            一 、PERC電池投資規模140億元

            PERC是鈍化發射極和背面電池,與傳統的光伏電池的主要差異是增加了背面鈍化工序。具體到生產流程上,主要多出來背面鈍化和背面激光開槽兩道工序;因此傳統電池(產能較新的)都可以通過增加部分設備來實現PERC升級。

            PERC光伏電池優勢首先是PERC發電效率更高;其次是提高了單位面積的發電輸出,土地,支架等系統成本更低;第三,目前雙面PERC單瓦成本已與常規電池基本持平,但是產商有利可圖非常明顯,該技術2017年單瓦盈利增幅一度超過0.2-0.5元,目前單晶電池盈利增幅還在0.05-0.1元左右。

            在殘酷競爭下,資產負債狀況較好的企業紛紛上線PERC電池或者改造產線。它被公認為未來3-5年內最具性價比、最有發展潛力的技術。

            PERC光伏電池在2016-2017年開始規?;茝V,2016-2018年新增產能分別7GW、18GW、28GW,預計2019年,國際上PERC電池產能有望突破100GW,國內新增產能37GW,同比增長32.14%,投資規模140億元。

            二 、PERC電池設備端投資超100億元

            平價上網到來,光伏電池產能向高效電池傾斜,因兼顧低成本和高效率兩大特點,PERC工藝逐步取代傳統常規電池,在新增產能中,PERC工藝電池逐漸成為主流和首選。光伏電池片工藝設備占總投資規模的60%左右,因此,工藝進化將會帶來電池設備的廣泛需求。根據我們的測算,在新增的光伏電池產能中,70%以上屬于PERC工藝。

            PERC技術路線主要有PECVD(等離子增強化學氣相沉積)、ALD(原子層沉積)兩種路線。目前90%左右的客戶選擇的是PECVD路線。

            技術的更新為設備行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電池生產工序中的絲網印刷、PECVD 環節將顯著受益。絲網印刷環節設備是生產工序中投資占比最大的一項,達27%;其次為制膜(設備包括 PECVD 和 ALD)和擴散環節,設備投資占比分別為24%、18%。

            如果選用PECVD模式,每1GW電池產線全設備投資額,采用全進口設備大約近5億元,而采用國產系統造價在2.7-3億元(目前很大一部分環節已經完成了國產化替代),其中PERC部分新增系統造價0.7-0.9億元左右。

            從工藝產線搭配來說,從BSF切換到PERC,可以選擇新增產線和舊線改造,參考隆基等擴產案例,新增產線和舊線改造對設備的需求量分別是3-4億/GW和2億/GW左右。2018-2019年是PERC產線新產能和舊線改造的重要年份,兩年合計的設備市場需求量超過200億元,市場空間廣闊。2019新增相關電池裝備需求將超過百億元,2020年可能超過120億元,屆時PERC滲透率可能達到85%以上。

            三 、光伏玻璃全球投資規模540億元

            基于PERC電池技術中還有另外一種技術叫雙面PERC。單面組件封裝用EVA材料,雙面組件封裝用POE材料。根據福斯特的調研,POE出貨占比已經達到了15%,而2018年初幾乎為零。

            雙面電池的成本甚至要低于單面電池(按照每片為單位),但是功率更高,因此該趨勢不可阻擋。

            這條技術路線的投資趨勢是光伏玻璃產能擴充。據博思數據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光伏玻璃市場現狀分析及投資前景研究報告》表明:2018年上半年我國平板玻璃銷量達38200.1萬重量箱,比上年同期下降2.9%。

            預計全球光伏玻璃的產能及產量將分別由2015年的20,200噸/天及401.6百萬平方米增長至2019年的27,200噸/天及544.4 百萬平方米,復合增長率分別為7.7%及 7.9%。

            結合我國目前市場光伏玻璃行業的產能、產量以及銷售額來看,我國的光伏玻璃產業穩步增加,并且由于未來光伏行業巨大的市場,光伏玻璃產業勢必會蓬勃發展。

            2018-2023年全球太陽能光伏玻璃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預計將達34%。2017年全球太陽能光伏玻璃市場規模為45億美元,2019年規模80.802億美元,折合540.17億元人民幣,到2023年該規模預計將增加到190億美元。

            信義光能2017年底光伏玻璃的日熔量為6800噸,并且在2018年Q4,及2019年Q2還將分別位于馬來西亞1000噸的玻璃窯爐投產,福萊特玻璃在安徽1000噸的窯爐也于近日投產,在越南海防的窯爐預計也將于今年投產。玻璃窯爐從資本投入到投產需要1.5-2年,投產到達產半年,隨著國內對玻璃行業的環保審查趨嚴,行業內的中小型企業錯過了產能擴張的最佳時間,率先擴產的信義光能和福萊特玻璃具備顯著的先發優勢,并且由于信義光能和福萊特玻璃均具備在海外進行光伏玻璃擴產的經驗和能力,二者相對于行業的領先優勢將持續擴大,市場占有率將持續提升。

            四 、硅料國產替代投資規模超500億元

            2019年全球硅料面臨洗牌,隨著國內高品質、低成本硅料產能的釋放,預計海外企業將逐漸失去份額,高品質硅料成投資熱點。2018年,僅內蒙古就有5家企業投資200億元以上擴張硅片產能,其中絕大部分是單晶產能。

            從目前國內企業的規劃來看,預計到2020年,國內12英寸硅片產能可以達到145萬片/月,覆蓋國內需求。此外,預計到2020年,國內8英寸硅片產能可以達到168萬片/月,總投資規模超過500億元。目前國內主要企業已經公布了的硅片廠投產投資計劃達586億元左右,設備投資約為498億元。

            2018年硅料價格中報在15美元/kg,5.31后降至11美元/kg左右。我國多晶硅料供給小于需求,依靠成本低的優勢,近幾年全球市場份額不斷提升。2017年我國多晶硅產量24.2萬噸,同比增長24.7%,產能為29.5萬噸,同比增長35.3%,總體產能利用率約為82%,多晶硅凈進口量為15.3萬噸,總體需求量為39.5萬噸。

            硅料國產替代的投資機會集中在成本最低者。通威股份成本最低,毛利率最高,最具競爭優勢。同時,單晶硅片對硅料品質要求更高。以前一般以瓦克、OCI等海外企業為主,但是近年來新特、通威、大全等已成功進入隆基股份、中環股份的供應商系統。

            五 、光伏電池片成研發投資重點

            太陽能電站成本占比最大的就是組件,約占整個成本的43.14%。組件的核心技術在于太陽能電池片的制作技術和組件的封裝技術這兩個主要部分。

            在太陽能電池技術中,核心就是提高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從而極大的降低度電成本。在目前的高效電池技術中。代表未來趨勢的除了PERC技術之外,還有高效HJT異質結電池等高效率晶體硅電池、N型雙面技術等技術。這些高效電池技術都會成為光伏企業投資研發的重點。

            目前,“金剛線+黑硅+PERC”的組合技術,可以有效的提高電池轉換效率。金剛線技術在多晶產線上廣泛應用,大幅度降低了多晶生產成本。但是用金剛線切割多晶硅片,采用常規酸制絨無法實現良好的表面織構,甚至無法形成絨面。而黑硅技術可以完美解決多晶制絨問題,是多晶電池繼續降本提效的必由之路。在成本方面,與砂線切+普通電池工藝的單位成本相比,金剛線切多晶+濕法黑硅+PERC的電池制造成本僅為其92.7%,性價比得到了提升。

            因此,擁有此類技術的公司將來有望在光伏領域占據領先優勢。如協鑫集成在光伏電池和組件產品堅持多晶與單晶技術路線并舉,提供滿足客戶需求的高效定制化產品,其中多晶黑硅PERC電池量產轉換效率行業領先。

            六 、光伏組件封裝投資成降本焦點

            光伏電池組件通過不同的封裝技術,可以有效的降低電池的電損耗和電池熱斑效應,直接提升組件的發電數量,從而達到降低度電成本的效果。光伏企業在拼規模拼成本價格的競爭中,會投資進行光伏組件封裝技術的研發,以求進一步降低組件環節的成本,提升競爭優勢。

            目前很多組件技術包括半切片電池組件、疊片技術等。其中,一般60型的半切片電池組件輸出功率會較傳統組件多出5W左右,以此技術封裝組件所增加的成本并不多,從而備受青睞。疊片組件在同樣的單位面積中可以鋪設更多電池,吸光面積增加,瓦數也能提高10~15W之多。

            另外,疊片組件幾乎不需要焊帶,相對的節省了焊帶成本。根據《國際光伏技術路線圖》第九版預測,半片電池的市場份額將從2018年的5%提高到2028年的40%。東方日升實現黑硅多晶、普通單晶以及PERC單晶的半片系列組件量產。隆基股份在60型單晶PERC半片組件功率突破360瓦,刷新了世界記錄。在組件封裝技術取得領先地位的企業在將來的光伏平價上網的競爭中將具備領先優勢。

            七 、光伏綜合能源服務投資潛力巨大

            目前,我國的綜合能源服務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而光伏企業出現橫向整合的趨勢,綜合能源服務將成為光伏企業投資的下一個新領域。

            這方面的投資方向包括光伏儲能、光伏供暖、光伏微網等。光伏企業及電網公司投資建設光伏儲能項目如火如荼,但是商業模式及投資收益仍不明朗。2018年以來發布的電網側儲能項目(含規劃、在建、投運)總規模已經超過230MW。綜合能源服務的出現促進售電市場能源供應模式多元化,也催生出更多的消費模式和商業模式。

            綜合能源服務內涵寬、層次多、形勢豐富、潛在需求和節能減排貢獻潛力巨大。據相關測算,到“十三五”末,我國綜合能源服務產業有望超過8萬億產值規模。

            八 、海外光伏投資增長迅猛

            近年來,特別是531新政以后,我國光伏企業紛紛擴大海外市場投資,不少光伏企業已經開始將電站開發業務、EPC業務、電站運營服務業務、儲能業務拓展到海外,積極參與國際光伏產業鏈下游的業務競爭。2018年,有27家企業在海外建立了生產基地,海外電池產能超過11GW,海外組建產能超過16GW,硅片、玻璃、背板、EVA都有海外生產。

            同時,海外光伏市場的融資需求日益增長,也是促進國內光伏企業海外投資的因素。目前澳大利亞已完成38個項目共計139萬千瓦,處于融資階段以及未來規劃項目還有2600萬千瓦,印度有6000萬千瓦的項目和4000萬千瓦的太陽能園區正在規劃中。美國、歐洲、日本、韓國以及中東地區也有很廣闊的投資發展空間,國內已經有3000多家企業將觸角延伸到了海外市場。隨著全球清潔能源替代的逐步深入和我國光伏技術的迅猛發展,光伏企業在海外市場也將擁有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閱讀下一篇文章

            熱點資訊

            推薦圖文

            无码精品毛片波多野结衣_欧美日韩一木道中文字幕慕_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_99re6久久在热线视超碰

            <mark id="60005"></mark>
                  <strong id="60005"><u id="60005"><form id="60005"></form></u></strong><strong id="60005"><pre id="60005"><xmp id="60005"></xmp></pre></strong>
                  1. <ruby id="60005"></ru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