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征關稅后:中國光伏企業已轉向新興市場
光伏產業網訊
發布日期:2018-04-03
核心提示:
隨著近期中美貿易糾紛的不斷升級,加上年初美國迅速決定的對光伏面板加征30%關稅事件的影響,中國的光伏企業難免感到前景不明,并已經開始或主動或被動的“轉投”新興市場。
隨著近期中美貿易糾紛的不斷升級,加上年初美國迅速決定的對光伏面板加征30%關稅事件的影響,中國的光伏企業難免感到前景不明,并已經開始或主動或被動的“轉投”新興市場。繼歐洲之后,對中國的光伏企業來說,美國似乎也將逐漸變得“不那么重要”。
根據工信部發布的《2016年中國光伏產業運行情況》顯示,我光伏產業對美國出口額同比下降24.8%;但是,對馬來西亞出口額同比增長132.3%;對巴西出口額同比增長832.1%。
以中國晶科能源為例,作為在光伏面板領域掌握全球1成份額的最大企業,它的反應相當迅速,據悉,雖然根據目前分析得到的數據顯示,晶科能源20%左右的出貨量是出口美國,但借助光伏發電向東南亞、中東和非洲滲透的契機,晶科能源發展重心也在逐漸向新興市場國家傾斜,并計劃2018年面向這些新興市場生產1350萬千瓦光伏面板,這一數據同比2017年增長3成。對這家企業來說,未來,美國也將“只不過是買家之一”。
同時,日本市場的崛起也有效填補了美國的“空白”。自2017年4月起日本實施的《修訂可再生能源特別措施法》,其目的主要在于調整可再生能源固定價格收購制度(FIT),據報道,此項制度將促使日本對面向大型光伏發電站的低價格面板的需求增長,加上中國處于距日本較近的地理位置的優勢,日本市場值得中國光伏企業,尤其是中國大型光伏面板企業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