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手,儲能獎補3年!安徽、山東、四川鼓勵儲能、虛擬電廠發展
今年年初,隨著“136號文”的橫空出世,強制配儲被叫停,儲能市場競爭從“卷價格”轉向“卷價值”。
然而,僅過了兩個多月,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發布394號文,則進一步明確,儲能可通過現貨市場套利、參與輔助服務等方式實現商業價值。
兩大政策的出臺徹底讓儲能行業迎來重大變革。顯然,這場即將到來的電力市場大考不僅會重塑整個電力行業格局,更將深刻改變儲能的商業邏輯與發展路徑。
而在394號文之后,各省陸續出臺儲能相關政策,當然這其中也有對工商業儲能帶來短期陣痛的江蘇政策,但更多的是進一步激發了上海、安徽、山東、四川、天津等省市儲能市場的潛力。
5月16日,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印發《上海市新型電力系統調節能力獎勵資金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的通知。
《辦法》指出,虛擬電廠資源聚合平臺、電動汽車充放電(V2G)調節能力、新型儲能,以上三類項目(需在2024年1月1日至2028年12月31日并網)可申請獎勵,獎勵申請主體應為虛擬電廠運營商或新型儲能企業。
2025年獎勵標準適用于2025年9月1日前并網項目:
虛擬電廠資源聚合平臺
獎勵標準:按調節能力給予50元/千瓦·年獎勵,單個平臺每年最高150萬元。符合政策要求的項目可連續3年獲得獎勵。
V2G調節能力
符合政策要求的項目可連續3年獲得獎勵。其中,智能充電樁獎勵僅適用于2024年底前,將個人自用非智能充電樁替代為智能充電樁的項目。
新型儲能
1. 度電獎勵。根據實際放電量給予獎勵。符合政策要求的項目可按首年申報標準連續3年獲得獎勵,每千瓦時儲能容量的年電量獎勵上限600千瓦時。
對新型儲能根據實際放電量給予獎勵0.2元/kWh~0.35元/kWh,其中用戶側儲能獎勵0.2元/kWh;具備技術先進、產業帶動性獨立儲能獎勵0.35元/kWh,對“入樓”部分獨立儲能額外獎勵0.2元/kWh,則最高獎勵0.55元/kWh。
2. 高比例先進技術獎勵。一次性獎勵先進技術設備投資高出常規鋰電投資部分的40%,單個項目最高5000萬元。
2026年至2028年獎勵標準在上述標準基礎上逐年遞減:虛擬電廠資源聚合平臺、V2G調節能力項目每年下降5%;新型儲能項目每年下降10%。
其中,2026年獎勵標準適用于2025年9月1日(含)至2026年6月30日(含)并網項目;2027年獎勵標準適用于2026年7月1日(含)至2027年6月30日(含)并網項目;2028年獎勵標準適用于2027年7月1日(含)至2028年12月31日(含)并網項目。
政策原文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
安徽:到2027年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力爭達到500萬千瓦
5月8日,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安徽省發展改革委、安徽省能源局、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聯合印發了《安徽省新型儲能推廣應用實施方案》明確到2025年,安徽省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不低于300萬千瓦;到2027年,安徽省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不低于450萬千瓦,力爭達到500萬千瓦。
關于用戶側儲能
重點圍繞高耗能企業、大數據中心、5G基站、工業園區、公路服務區等終端用戶,推動布局建設用戶側儲能項目;
支持不間斷電源、充換電設施等用戶側儲能設施建設;
在市場化機制建立前,適時優化分時電價政策;
關于儲能獎勵
培育示范應用場景案例,每年遴選一批省級優秀創新應用場景案例,給予一次性獎勵;
對入選國家級示范應用類項目或優秀案例的單位,額外給予政策獎勵;
關于電力市場
支持新型儲能等市場主體參與電力中長期市場,引導新型儲能通過中長期市場保障基本收益;
支持新型儲能參與調峰市場;
山東:拉大儲能充放電價差,拓寬盈利渠道
5月15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省能源局主要負責同志等介紹山東深入實施“八大行動”,推動新能源高水平消納情況。
在新型儲能提振行動方面,山東省能源局表示將繼續大力推動壓縮空氣、電化學儲能項目建設,積極支持儲能新技術、新場景多元化應用,力爭到今年年底,全省新型儲能規模突破1000萬千瓦。
具體從四個方面展開:
一是拉大儲能充放電價差。落實《關于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 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要求,適當放開現貨市場限價,拉大充放電價差,提升儲能電能量市場收益。
二是拓寬儲能盈利渠道。積極推動儲能參與調頻輔助服務市場,適時增設備用、調相、黑啟動等輔助服務品種,支持儲能參與實時電能量市場,
三是降低獨立儲能運營成本。明確獨立儲能向電網送電的,其相應充電電量,不承擔輸配電價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提升儲能電站盈利能力。
四是落實存量新能源場站配儲責任。按照“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原則,要求存量新能源場站繼續執行配儲相關政策,穩定存量儲能容量租賃收益,保障政策平穩有序銜接。
四川:免收兩年容需量電費
2025年3月,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正式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新型儲能價格機制的通知(川發改價格〔2025〕14號)》,宣布2026年12月31日前建成投運的用戶側新型儲能項目可免收兩年容需量電費。
“2026年12月31日前建成投運的用戶側新型儲能項目,投運后兩年內其保障新型儲能設備正常運行導致用電設備增容而新增的容(需)量電費,納入全省統籌疏導。”
數據測算:
以10MW/20MWh項目為例,新增5MVA變壓器容量,每年容量電費約60萬元,新政兩年可節省120萬元。
項目靜態回收期縮短1.5-2年。
防套利設計:僅覆蓋“保障儲能運行”導致的增容,需通過專用變壓器或充電數據核驗。
天津:鼓勵源網荷儲一體化建設
5月15日,天津市工信局等印發《天津市電力需求側管理實施細則》。文件提出,鼓勵企業、園區、電力需求側管理服務機構等各類市場主體積極推動屋頂光伏建設和光伏建筑一體化應用,提升可再生能源消費占比,加快新型儲能多場景示范應用。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區電力管理部門應推進電網運行方式向源網荷儲互動、分層分區協同控制轉變,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參與綠電交易或購買綠證、使用綠電;鼓勵工業企業、工業園區開展綠色低碳微電網和源網荷儲一體化建設。
支持工業電力用戶、大型商業綜合體、酒店、公共建筑等電力用戶群積極參與虛擬電廠建設。推動虛擬電廠運營商參與需求響應、輔助服務等電力市場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