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id="60005"></mark>
          <strong id="60005"><u id="60005"><form id="60005"></form></u></strong><strong id="60005"><pre id="60005"><xmp id="60005"></xmp></pre></strong>
          1. <ruby id="60005"></ruby>

            首頁

            被忽視的儲熱產業亟待走出低谷

            光伏產業網訊 發布日期:2020-03-11
            核心提示: 被忽視的儲熱產業亟待走出低谷
               儲熱具有低成本、壽命長、容量大、環保無污染等諸多優點。業內普遍認為,雖然行業目前仍處于低谷期,但只要挖掘出適合的應用場景,就能盡早走出低谷。
              
              每每提及儲能,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儲電,實際上,儲熱同樣是儲能的一大方向。不過,與廣受關注的儲電相比,儲熱顯得有些冷清。
              
              在近日舉行的一次行業公開課上,業內人士道出了儲熱不受關注的原因,并指明了儲熱未來的發展方向。
              
              被忽視的儲熱市場
              
              作為儲能的技術路線之一,儲熱是利用介質進行熱量的儲存和釋放。目前國際上應用較多、技術較成熟的是熔融鹽儲熱。
              
              根據相關統計,我國儲熱的裝機量至少在10GW以上,包括采用固體蓄熱、水蓄熱、相變蓄熱等技術路線的項目。然而,令人尷尬的是,儲熱的社會認知度和資本關注度與龐大的裝機量并不相配。
              
              儲熱領域的代表企業愛能森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曾智勇曾在一次會議上直言儲熱企業的境地:“每次參加儲能的各種會議,我都有一絲孤獨感,環顧四周,基本上都是做電化學儲能的企業。”
              
              比孤獨更可怕的是偏見。在儲能行業中,至今仍有不少人認為儲電技術路線優于儲熱技術路線。
              
              在熱鬧喧囂的儲能市場,卻很少聽到儲熱的聲音。思安新能源研發總工程師段洋認為,儲熱關注度低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第一,儲熱的應用并不像儲電廣泛,對于用戶來說,以電力消費為主,儲電的關注度自然高,政策也會多些;第二,儲熱是一個偏工業級的產品,距離居民消費相對較遠,對于普通居民來講,了解程度就會低一些;第三,從資本的角度來說,喜歡追逐受國家政策扶持的大產業,對相對冷清的儲熱并不熱衷。
              
              儲熱產業鏈有待形成合力
              
              就能源行業而言,我國儲熱的大規模應用,始于首批20個太陽能光熱發電示范項目。但由于種種原因,目前,儲熱應用進入了行業低谷期。
              
              據了解,雖然儲熱市場存量并不小,但目前專注于儲熱的企業越來越少,不少企業選擇退出或業務轉型,只剩下屈指可數的幾家儲熱企業蹣跚前行。
              
              而放眼整個儲能市場,儲電企業數量越來越多。業內人士指出,大部分儲電企業,都脫胎于傳統的電池產業,其中以鋰電池廠商為代表,這些企業無論是資金實力、行業資源還是人脈資源等,都決定了他們可以牢牢把控儲能市場的話語權。反觀儲熱企業,缺少相應的資源支撐,難以在儲能市場發揮導向性作用。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儲電產業鏈目前已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為行業統一發聲,表達訴求。相比之下,儲熱產業鏈并沒有形成凝聚力,沒有合力推動儲熱產業的發展。目前,儲熱領域急需一個牽頭的組織或機構,以及能夠引領行業前行的龍頭企業。
              
              此外,對于用戶端來說,在一些應用場景下,儲電技術路線更具有經濟性優勢。段洋認為,以鋰離子電池為例,儲電應用既可以是手機電池、也可以是新能源汽車,還可以是電網的儲能,儲電有非常多的產品形式,這決定了鋰離子儲能廠商更具有競爭力。反觀儲熱,目前,無論是供暖、工業蒸汽、還是余熱回收等領域,都還沒有形成一個成熟的市場作為基礎支撐。市場成熟度不高,導致儲熱企業增長乏力,競爭力明顯不足。
              
              儲熱市場前景不可小覷
              
              儲熱具有低成本、壽命長、容量大、環保無污染等諸多優點。業內普遍認為,雖然行業目前仍處于低谷期,但只要挖掘出適合的應用場景,就能盡早走出低谷。
              
              段洋表示,未來儲熱市場的發展,與政策環境密切相關。目前,我國正在推動電力體制改革,電力市場實現自由交易化之后,價格機制可以引導谷期存儲、峰期使用,從而催生儲熱的新商機。
              
              業內人士指出,我國在能源利用上仍處于相對粗放的階段。我國能耗與發達國家相比依然較高。儲熱的應用恰恰有利于降低能耗。
              
              儲能行業專家、英國伯明翰大學儲能研究中心主任丁玉龍直言:“儲能特別是儲熱技術,未來在節能增效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覷。”
              
              “目前,一些工廠的余熱、余冷或者余壓都是直接排掉,如果將這些能量回收進行存儲,供給用戶,將會提高整體的能效水平。”段洋說,“為什么很多工廠選擇直接排放余熱?主要原因是,余熱屬于間歇性能量,一旦生產線停止,熱量就消失。而用戶需要的是連續性熱源。如果通過儲熱的形式,將產生的熱量存儲起來,就能保證末端的穩定輸出。”
              
              業內認為,伴隨能源需求的多元化,儲熱的應用場景將越來越多。例如,在解決“棄風”“棄光”、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等問題上,儲熱技術恰有應用價值和市場空間;在電供熱、工業余熱回收等熱回收利用市場,也將有儲熱的廣闊天地。
            熱點話題
            閱讀下一篇文章

            聯系我們/Contact

            商務會員、廣告投放、軟文營銷
            張先生:
            電話:0551-63845663,13309693356(同微信)
            傳真:0551-69121327
            QQ: 936604464
            投稿、編輯事務、 展會合作、友情鏈接互換
            楊女士:
            電話:0551-69121329
            傳真:0551-69121327
            QQ:3328675587
            无码精品毛片波多野结衣_欧美日韩一木道中文字幕慕_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_99re6久久在热线视超碰

            <mark id="60005"></mark>
                  <strong id="60005"><u id="60005"><form id="60005"></form></u></strong><strong id="60005"><pre id="60005"><xmp id="60005"></xmp></pre></strong>
                  1. <ruby id="60005"></ruby>